《技术哲学导论(清华科史哲丛书)》基于作者从2018年起在清华大学开设“技术哲学导论”本科生通识课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总共十四讲的课程整理为七章内容。内容围绕问题与历史双重线索,讨论与技术相关的若干哲学问题。例如,什么是技术?人类的起源与技术有什么关系?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自然哲学)?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有何异同(集置)?现代技术有什么危险(工具理性批判)?技术是自主的吗?
科学技术史(简称科技史)与科学技术哲学(简称科技哲学)是两个有着内在亲缘关系的领域,均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都在20世纪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在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诸多人文研究和社会研究中,它们发挥了学术核心的作用。“科史哲”是对它们的合称。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说得好:“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于2017年5月成立,将科技史与科技哲学均纳入自己的学术研究范围。科史哲联体发展,将成为清华科学史系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属于理学一级学科,与国际上通常将科技史列为历史学科的情况不太一样。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科技史学科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中国古代科技史,而研究队伍又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学科目录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科技史列为理学学科。这种学科归属还反映了学科发展阶段的整体滞后。从国际科技史学科的发展历史看,科技史经历了一个由“分科史”向“综合史”、由理学性质向史学性质、由“科学家的科学史”向“科学史家的科学史”的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完成了这种转变,出现了第一代职业科学史家。而直到20世纪末,我国科技史界提出了学科再建制的口号,才把上述“转变”提上日程。在外部制度建设方面,再建制的任务主要是将学科阵地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向其他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扩展,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科学史系和科技史学科点。在内部制度建设方面,再建制的任务是由分科史走向综合史,由学科内史走向思想史与社会史,由中国古代科技史走向世界科技史特别是西方科技史。
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面临的是另一些问题。作为哲学二级学科的“科技哲学”过去叫“自然辩证法”,但从目前实际涵盖的研究领域来看,它既不能等同于“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也无法等同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of Technology)。事实上,它包罗了各种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个学科群、问题域。科技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广阔无边的问题域中建立学科规范和学术标准。
本丛书将主要收录清华师生在西方科技史、中国科技史、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馆学五大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我们希望本丛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推进中国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也希望学界同行和读者不吝赐教,帮助我们出好这套丛书。
胡翌霖,1985年出生于.上海,2004-201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起入职清华,现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史与技术哲学。著作有《过时的智慧:科学通史十五讲》《媒介史强纲领――媒介环境学的哲学解读》《人的延伸――技术通史》《什么是技术》。
第一章 技术哲学作为哲学
一 我是谁? 我在哪? 我要干什么?
二 由深入浅
三 是是,不是不是
四 作为的“作”是制作的“作”
五 一件东西何以是“一”?
六 原始的学习
七 认识与记忆
八 记忆的剪辑
九 尘世中的轮回
第二章 技术是人的延伸
一 什么是技术?
二 来回“摩擦”
三 延伸人的边界
四 透过现象看现象
五 反思要趁热
六 当生活“卡住”时
七 让人膨胀的语言
八 人即延伸
九 自恋狂还是熊孩子
第三章 技术与人性的起源
一 人的本性是什么?
二 人的起源或发明
三 人人生而残缺
四 宏观的遗传物质
五 人性观与技术史
六 技术不只是征服自然
七 理想的人和理想的城市
第四章 自然与技术的分与合
一 什么是自然?
二 发明自然
三 贬低技术
四 人造自然
五 机械论哲学
六 内在性的复辟与衰亡
七 数学的自然化
第五章 古今技术之别
一 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有何区别?
二 正确的废话不够真实
三 原因会聚和结果登场
四 技术为真理搭台
五 抱上科学大腿的现代技术变质了吗?
六 从角儿到导演
七 时刻准备着
八 时代在召唤
九 命运与自由
十 出路要靠技术与艺术的暧昧关系
第六章 现代技术批判
一 现代是糟糕的吗?
二 倒立的倒立或脚踏实地
三 有血有肉的人
四 镜中观肉
五 工作是为了不工作?
六 舒服的奴隶也是奴隶
七 手段成了目的
八 怎么也跳不出五指山
九 大众文化批判
第七章 人还能做什么?
一 技术有自主性吗?
二 人还有自主性吗?
三 学以致用
四 技术哲学课对技术哲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