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典型案例研究
定 价:69 元
- 作者:张学刚,郭启光,王薇 著
- 出版时间:2021/1/1
- ISBN:9787521816112
-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127
- 页码:17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当前,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理论界与实际部门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典型案例研究》提出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分析框架,以我国西部地区为典型案例,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变迁历程、主要特征以及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研究形势任务变化的基础上,该书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构想和相关对策建议,这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视角。
经济结构变迁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健康高效、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西部地区当前和今后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需求侧和供给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因此,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扎实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迈进。
本书对新常态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从整体上介绍本书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课题的基本框架等内容。第二,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论述,首先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本书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第三,基于理论分析框架,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构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2~2017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水平以及单方面的水平进行实证测度和比较研究,重点对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效果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与分析。第四,从“资源诅咒”视角探讨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展缓慢和面临困境的影响因素,进而为后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确定和政策选择提供决策依据。第五,运用态势分析方法(SWOT)的基本原理,全面分析新时代我国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第六,从战略构想层面提出新时代我国西部地区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基本要求、战略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关的对策建议。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关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分析框架。一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二是新常态下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四是新常态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全面落实八项重点战略任务。(2)关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评价。从全国整体看,近年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西部地区内部看,虽然各省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都有实质性进展,但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其中,新疆、广西、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省份的进程较为缓慢,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我国四大板块看,目前形成了“东部率先、中部追赶、东北及西部地区滞后”的空间格局。其中,东部地区整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水平相近。与之相比,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比较缓慢。因此,要从长期大势中认识当前形势,下决心把结构调整过来,把动能转换过来,把质量提升上去。(3)关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西部各省份“资源诅咒”现象显著存在。从演变趋势看,还存在着“资源诅咒”程度逐年恶化的态势。其中,内蒙古、贵州和陕西等资源大省(区)不仅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而且程度比较严重。(4)关于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综合判断,当前和今后,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虽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也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西部地区面对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是发展阶段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客观必然性,虽然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结构性、体制性因素的严重制约,我们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抓住主要矛盾,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扎实细致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切实解决。(5)关于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总体思路方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聚焦短板和弱项,加快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协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发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基本要求方面,要统筹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各自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重点任务方面,要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把优化空间格局作为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把建设美丽西部作为转型升级的优先导向;把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把共同富裕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价值追求。对策建议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以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转型升级之路;统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综合协调,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原则,全面筑牢转型升级的生态安全基础;保持战略定力,切实把转型升级的立足点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按照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思路要求,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激发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不断拓展转型升级新空间。
张学刚,现任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内蒙古投资学会副会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智库专家,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近年来,在省部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五项。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专著4部。曾荣获中央党校社会科学优秀二等奖和自治区第四届和第六届社科政府优秀成果二等奖等。郭启光,经济学博士,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领域的研究述评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关领域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关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关研究述评
三、国内关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探析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经济结构
三、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第二节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分析框架
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二、新常态下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四、新常态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
第三章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效果评价
第一节 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说明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效果评价中各子系统测算结果
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各子系统平均水平与评价
三、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水平测算与评价
第四章 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资源诅咒”视角
第一节 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资源诅咒”制约
一、相关问题概述
二、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
……
第五章 我国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
第六章 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