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春秋(套装上中下册)》为西安市雁塔区历年文史资料结集之作,分为三册,记录了雁塔区的历史事迹、人物故事、古今变迁、乡土文化等内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生动翔实地记述了近现代雁塔的风云变幻,浓缩了雁塔社会发展的历程。
《雁塔春秋(套装上中下册)》中既有对有关雁塔的重要历史事件、各界人物经历的生动回忆,也有对雁塔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朴素描写,地方特色鲜明,时代气息强烈,可读性较强;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也能给世人留下珍贵的回忆和历史研究的手资料。
雁塔区地处西安城南,因辖区内有世界级历史文化遗存大雁塔而得名。千百年来,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雁塔人,勤恳劳作,开基立业,壮大族群,传承文明,在这方富庶丰饶的沃土上形成了淳朴的民风民俗,建树了昌达的人文教化。千百年来,雁塔区人杰辈出,文明昌盛,在各朝各代都留下了浓墨重彩。
如何让雁塔区的人文光彩流芳青史?几代雁塔区政协人笔耕不辍,走访考察,对浩如烟海的原始资料纠谬补缺,去粗取精,还原本真。《雁塔春秋》的付梓成书,不乏他们的呕心沥血之用功、奔波劳碌之辛苦。全书分上、中、下三册,有180余篇文章,近百万字,收录了碑刻拾遗、人物春秋、乡土文化、文史钩沉、校园记忆、遗迹名胜、宗教文化、魅力雁塔、“三亲”史料、政协广角等10类资料。
为这样一部文史图书作序,我虽深感力不从心、勉为其难,但又觉与有荣焉,幸甚至哉。作为一名曾在雁塔区工作、生活的雁塔人,我亲历了雁塔区的发展,雁塔区也见证了我的成长。为雁塔区的过往鼓与呼,义不容辞;为雁塔区的未来奔与走,更是责无旁贷。
书稿送来已有时日,总觉“纸短情长”,想说的话太多太多,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那就唯愿《雁塔春秋》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同时寄托我这个雁塔人的一段雁塔情结。
上册
碑刻拾遗
浅谈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柳宗元纂书《独孤申叔墓志》
北宋民族英雄张守节
杨武庄公茔修复记
《明怀远将军西渠周先生墓铭》考
《故昭毅将军陕西都司佥都指挥陈公墓志铭》考
《清伊犁镇总兵牛毅臣墓志铭》题记释义
人物春秋
西汉名臣晁错
汉宣帝刘询——一位身世离奇的皇帝
少陵、少陵原与平民皇后许平君
才女杭温如和她的《息存室吟稿》
陕西讨袁军十八烈士之王绍文
“赈灾将军”朱子桥生平事略
辛亥志士姚以价传略
辛亥女杰卢慧卿
李二曲两度寓居慈恩寺
对陕西辛亥革命卓有贡献的景梅九先生
大雁塔歃血结盟人物小传
父亲张维新的抗战岁月
邹子良传略
陈松翘先生传略
台儿庄战场上的机枪连连长魏光云
王子固——从副军长到农民
周志学烈士传略
原政庭先生简传
孙作宾和他手书的一封介绍信
“两当兵变”的经过及吴彦俊的革命生涯
在杜城村带兵起义的王伯谋
雁塔名人李中宪
跟随白求恩转战抗日前线的老军医李立
梅永和——隐蔽战线上的传奇战士
陕西戏剧界名人杨公愚简传
南郊武术高手韩炳章
城南名医傅贤丞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农民国画家田文虎
为蔬菜生产呕心沥血的杨培元同志
不贪安逸只图报国
——记高级工程师陈锡筠捐献救灾一事
……
乡土文化
中册
文史钩沉
秦杜虎符发现经过
少年无形,成年有成的汉宣帝
打马球与月登阁
忠烈名臣血泪笔墨
——识读颜真卿《祭侄文稿》
诗说大慈恩寺牡丹花
颜真卿的兵法与书法
曲江流饮之由来
慈禧和光绪西安拜佛寺
三兆“神团”与西安解围
大雁塔歃血为盟
蒋介石到大兴善寺致祭张季鸾
西安事变蒋介石侍卫队覆灭经过
连战之父连震东与西京筹备委员会
史文钩沉三则
张杰团长的抗战奇功
中条山并不遥远
——抗日烈士翟家骐的家国往事
难言之“私”有学问
蒋经国游寒窑
抗战时期西安市雁塔区的三个工厂
刀铡“活阎王”张林旺始末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西辛庄建房以及与陕西三青团青训班的斗争经过
西安市雁塔区部分城中村地名人文溯源考略
河池区游击队在丈八沟的日子
西安解放初长安县委机关在大慈恩寺、大兴善寺驻扎的日子
校园记忆
王子靖创办竹畦草堂
抗战期间的长安儿童教养院
好校长张志良
从延安保小到育才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民小学与宋家花园
双旗寨小学校史钩沉
山门口小学和明德门小学迁校二三事
周宋村小学变迁记
西安市鱼化农业中学创办记
……
遗迹名胜
宗教文化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