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行为是社会行为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立场、观点从属于一般社会行为。社会认同理论在社会行为分析中以其独特的视角成为有效工具。引入社会认同分析工具,探索税制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以期推进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具有现实基础的税制体系的形成。《基于社会认同的税制体系构建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认同的税制体系构建研究”(12XJY027)的研究成果
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兴趣始于对一个研究结论的思考:同一时期相似税收负担水平,税收遵从度存在巨大差异①。而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主流经济学理论多以成本效益分析诠释个体的税收行为。个体在税收不遵从成本约束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尽管对税收不遵从成本和收益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内涵不断拓展,对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似的社会制度、相似的税收负担水平下,税收遵从巨大差异的分析有了相当程度的拓展。但经济人同时是社会人,从社会人的角度看,税收遵从应该是一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什么样的税收制度是好的?什么样的又是难以忍受的?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在相关学科的拓展有助于分析这些与税收相关的问题吗?笔者带着这些疑问在阅读与思考中,形成了一些系统的看法,并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为契机,通过调研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有了许多过去理论研究中未曾有过的感悟。
随着社会经济制度从计划向市场逐渐演进,税收成为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重要的纽带。在中国传统体制下对个体而言无关痛痒的税收,从边缘走向被社会广泛关注。“什么样的税制体系是合宜的?”这一问题从宏观上关系国家治理,从中观和微观上分别影响社会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同时,税收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税制体系合宜与否不仅应该从经济行为理性分析,更应从社会行为理性界定。
换句话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界定为合宜的税制体系,从社会实践看往往未必尽如人意。在实践中,税制体系构建如果仅从成本效益等经济学视角分析很难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权衡。税制体系构建一般的切入点是最优税制的构建。从经济学理论看,最优税制是对行为人行为扭曲最小的税制。而实践中这样的税制(如一次总付税)往往有失公平。基于公平原则对经济效率做出让步与折中的权衡中,很难说清楚什么样的侧重和具体结构是合宜的。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看——从对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影响看,最优税制不仅是引致经济效率损失最少的税收制度,而且应该是符合社会行为主体的基本规范,从而能被较好地与其基本社会价值理念融合的税收制度。
税收行为是社会行为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立场、观点从属于一般社会行为。社会认同理论在社会行为分析中以其独特的视角成为有效工具。将社会认同引入税制体系构建研究,分析税制演进中个体意见表达,并以社会认同为路径和集约分歧的手段,有助于解读税收行为及对税制结构合宜与否的判断。在此视野下,进一步分析社会认同的税制体系的基本规范和具体税制结构,以期推进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具有现实基础的税制体系的形成。
本书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税收社会认同过程及其演化,推演出个体的具体税收行为取决于经由社会比较获得的主流税收共识,并产生社会主流的税收行为。这一基于税收社会范畴化的主流税收共识不仅是抽象、基本的共识,也是对具体税制结构的共识。而从社会制度背景分析,国家合法性认同及社会变迁过程进一步影响税收社会认同。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社会认同的税制体系的具体构建。这是前面所有问题研究的归宿和意义——为中国社会认同的税制体系的构建,提供可兹因循的规则和具体特征、结构,并指出可能的问题。
焦耘,女,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税收制度理论与实践。长期从事税收理论和实践研究,近三年来,出版专著一部,在《税务研究》等权威杂志公开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认同的税制体系构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税收制度社会认同研究——税制变迁衍生社会利益冲突及其治理视角”、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税制变迁与社会利益冲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广西欠发达民族地区发展制度模式创设与制度背景契合研究”、《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税务、会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2010年入选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013入“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第一期培养对象;2014年入选广西第十七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多次获得广西社会科学及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税务系统税收科研成果奖。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选题研究过程
第二章 税制及其变迁社会认同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税收社会认同一般分析
第二节 税收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
第三章 税收社会认同均衡及演化
第一节 税收社会认同的静态特征及其对税收行为和税制运行的影响
第二节 税收社会认同特定均衡状态下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和方向
第三节 税收社会认同具体过程分析
第四章 税收社会认同过程的社会范畴化解读
第一节 范畴化及税收范畴化:基本概念厘定
第二节 税收维度社会范畴化过程、群体归属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以税收为客体的社会范畴化
第五章 主流税收共识、群体税收特征与税收社会认同
第一节 主流税收共识的形成及其对税收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群体税收特征对税收社会认同的影响
第六章 制度化利益与国家稳态利益互动演化与税收社会认同
第一节 制度化利益与国家稳态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第二节 国家认同对税收社会认同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税收社会认同及税制变迁的历史线索和演化路径
第一节 中国税收社会认同衍生路径
第二节 中国基于税收社会认同的税收制度变迁
第三节 中国当代税收社会认同及税制变迁路径进一步解读
第八章 中国税收社会认同及社会认同税制体系的现实判断
第一节 中国当前社会认同税制的直接过程和结果应与“可行能力”的提升一致
第二节 中国当前税收社会认同现状
第九章 中国社会认同税制体系构建的具体建议
第一节 地方税收制度体系构建
第二节 几个高关注率税种的具体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