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扇窗户外、每条街道上、每个人的手心里,一切眼目所及之处,“黑镜”无处不在,
你的内心不时会过略过一缕不安与幻想,却还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它的意义。
有一天,一些只存在疯狂幻想中的东西,突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那个想象中的朋友,终于按响了你的门铃……
◎ 从概念到银幕,《黑镜》高分前四季与特别篇的「世界观」想象之道
乌合之众、娱乐至死、全景监狱、算法困境、过度传播……被誉为“zui贴近当下现实的科幻剧”“令人脊背发凉的神剧”“科技时代的人性清醒剂”,《黑镜》的“编剧脑洞”从何而来,灵感如何孕育? “科技”与“人性”的矛盾从何而来?
《黑镜》主创团队如何构建剧中的科技、社会、政治、心理维度,构思刺痛观众的思想实验,从无到有地打造出一个基于现实的幻想世界?
那些反转不断、逐步击溃观众心理防线的故事,又从哪些经典之作中吸收了灵感?
◎ 编剧、导演、演员「DVD评论音轨」式圆桌谈
黄金时段艾美奖三冠得主编剧查利·布鲁克、金牌制片人安娜贝尔·琼斯,加上新锐导演朱迪·福斯特、托比·海恩斯,带上演员代表“苏睿公主”利蒂希娅·赖特、“广告狂人”乔恩·哈姆、“侏罗纪世界女掌门”布赖斯·达拉斯·霍华德、“神秘博士”乔迪·惠特克、“卡特特工”海利·阿特韦尔……全剧主创齐聚一堂,笑谈制片中的辛酸泪水,回顾拍摄中的慧心巧思,揭开片场内外不为人知的一切编、导、演秘事。
◎ 《黑镜》世界视觉宝典,定义「神剧」级别的「科幻质感」
本手中收录了数百张高清全彩剧照、片场照、服化道设定图、科幻道具开发过程图,全面展示《黑镜》“近未来社会”的视觉图景。数十位美术指导、艺术总监、CG艺术家、道具艺术家、插画家、服装师、化妆师在访谈中分享了他们的工作方法、设计理念、开发过程与实操细节。
◎ 每一张辑封,都是暗藏玄机的艺术品
企鹅兰登书屋旗下伊伯里出版社的艺术家特别为《黑镜:创作内幕》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在每一集的标志性剧照上,用“Emoji马赛克+故障艺术风”进行再创作。十九幅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品中,暗藏着解读对应剧集的元素密匙。
◎ 高精复刻原版装帧,完美收藏级图文品质
作为《黑镜》唯一官方幕后全纪录的中文版,本书高精复刻了原版的艺术设计,封面模拟“碎镜”超立体效果,内文精选高品质、高克数太空梭哑粉纸,以上佳效果呈现大量满版、跨页剧照视觉冲击力。
下不了笔。即使我已经有了那么多年的写作经验,但是现在,面对空白的一页仍会让我大为迟疑。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直到把出版商急哭了才写出前言。
创作剧本时,你常常需要忽略头脑中一个发着牢骚、告诉你该停笔的小声音,同时试着鼓励另一个更快活的、敦促你坚持下去的声音。我的诀窍是试着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电影拍出来的样子,并描述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这有点像寄希望于幻梦成真。接下来的是一个带点古怪的神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想象中的世界一步一步地逐渐变成了现实—第一张设计草图、第一轮剧本通读会、第一天拍摄、第一稿粗剪。每一件事都让我的心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些只存在于你脑海中的东西如今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像一个想象中的朋友突然按响了你的门铃。
但是,想象变成现实似乎是当下反复出现的主题。《黑镜》(Black Mirror,美国人叫它“BlackMeer”)这部剧已经走过了十年,这一点总是让我感到吃惊。我们早在 2010 年就开始制作这部剧—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那其实是个与当下十分不同的时代。
身处当前这个时代,网络上 24 小时充斥着骂战与俄罗斯机器“水军”,我们很难记起十年前的样子—但在 2010 年,人们对技术的总体看法仍然是乐观的。人们批评 Twitter 网站时,说过最重的话也不过是“上 Twitter 的都是消磨午间休息时间的人”。苹果公司(Apple)推出一款全新的 iPhone 仍然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儿。阿拉伯之春就在眼前,社交媒体似乎很乐意承揽自己的功劳。时光快进到现在,智能手机突然变得比香烟更容易让人上瘾、比香烟更有害,人们社交媒体账号的时间线上充斥着法西斯主义的“梗图”和暴力行为的影像。
一切都变了味。确切地说,一切都变得有点“黑镜”了。这对人类文明来说不是件好事,但对我们的小节目却是很好的宣传。焉知非福,嗯?我有时会想,既然我已经做了那么久的《黑镜》,那我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能够应对可怕的反乌托邦现实了呢?我已经反复体验了《黑镜》的故事慢慢地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那种感觉。某天,当我在一片末日废墟中,被一个头戴着“让美国再次伟大”标语的帽子、屁股上印着 Facebook 网站的标志的自动机器人追杀时,不知道这能不能让我觉得心里好受一点,总不会事事都如我所想吧。
总之,这本书讲了我们如何创造《黑镜》,不停“呕”出《黑镜》的故事—剧本是怎么写的、服装是怎么做的、素材是怎么拍的。与任何一部作品一样,《黑镜》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永远都不要相信那些满口都是作者理论、把某部电影或电视节目当成是个人作品来讨论的人。每一集《黑镜》影片(我坚持称之为“影片”)都凝结了数百人好几个月的努力。在这本书里,你会听到来自他们的声音。我要衷心感谢每一位参与这部剧的人。我要感谢我的搭档安娜贝尔·琼斯(Annabel Jones),她谦逊地(我就不说她没文化了)把写前言的机会给了我。我也要感谢让这本书成形的杰森·阿诺普(Jason Arnopp)。
现在,拜托了。别再读我的序言了,去读其他部分吧。走吧,快从这一页走人。
查利·布鲁克(Charlie Brooker),行政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