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临床药物治疗的特点和问题进行阐述,以推动临床规范用药和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全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用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用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用药等。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我国药品创新药表现优异。临床上,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但无疑应为最基本、最有效和最广泛应用的手段。但由于本身亦会造成机体损伤,用药治病犹如以水载舟,临床上用药除可获得有益的效果外,亦可产生不良反应,以及各种附加损害等问题。
本书针对临床的特点和问题,以推动临床规范用药和合理用药,尽量减少不良反应。本书内容实用性强,能指导、向的实际工作,适合广大医药人员学考。
本书写作体例与一般专著有所不同,因此难有写作经验借鉴,也难免有顾此失彼之处。因编者学识有限,学术观点又在不断发展,书中恐有不妥之处,望专家和广大读者赐教指正。
编者
第一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用药
第一节哮喘
第二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
第三节社区获得性肺炎
第四节肺血栓栓塞症
第五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六节特发性肺纤维化
第二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用药
第能性消化不良
第二节溃疡性结肠炎
第三节慢性胃病
第四节十二指肠溃疡
第五节 胃食管反流病
第三章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用药
第一节阿尔茨海默病
第二节癫痫
第三节面神经炎
第四节帕金森病
第五节蛛网膜下隙出血
第四章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用药
第一节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型糖尿病
第二节2型糖尿病
第三节2型糖尿病的血脂异常
第四节 甲能症
第五节骨质疏松症
第五章心血管常见疾病用药
第一节高血压
第二节急性心肌梗死
第三节心房颤动
第四节心力衰竭
第五节不稳定型心绞痛
..........
第一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用药
第一节 哮喘
一、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相互作用导致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高反应性为其重要病理生理特征。I临床上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尤其在夜间或清晨。这些症状发作通常与肺内广泛可变的气流阻塞有关,可自行缓解,或经后缓解。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全球约3亿哮喘患者。目前,对哮喘尚缺乏方法,常以控制症状、减少发作、尽可能保能正常、避免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通过规范用药可以达到并维持哮喘的临床控制。
二、
(一)康复措施
心理因素与哮喘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临床诊断、人格、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研究认为哮喘属于精神躯体性疾病。许多哮喘患者需行心理学的诊断,这有助于临床医师决定方案。哮喘引起心理障碍也相当常见。Bafoux等应用简表(briefsymp—tom inventory.BSI)测验了102例成年哮喘患者和252例健康成人,结果显示哮喘组的心理障碍总评分明显高于健康组,而且所调查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惧、焦虑、抑郁、偏执和精神病等9个因子分析也显著高于健康组。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应从三方面人手:①医师的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和恒心,有效的;②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合作;③科普教育.媒体的正确引导。
心理障碍的方案应强调个体化,缓解躯体症状与消除心理障碍并重。确定心理障碍存在与否是心理的基础。有资料认为,以小气道阻塞为主的哮喘或没有心理障碍的哮喘患者.心理可能是无益的。而以大气道阻塞为主,或体验到精神和情绪的应激与哮喘的恶化有关者,心理对心理和生理可能都有益。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一般心理疗法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认知重建:认知过程是情感的中介,适应性不良情感和适应性不良认知有关。帮助患者改变对疾病、家庭、社会及生活事件的不正确认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2)疏导疗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对哮喘的病因、目前、预后、死亡率有清楚的认识,并对行安慰,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强化信心:医师的知识和技术,沉着、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可增强患者的感、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