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临床血液检验、临床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4篇,共14章,紧密结合我国临床诊疗工作实际和临床检验新进展,对检验技术基础项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检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是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技展迅速。新的检验技 术、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不入临床实验室,其作方法一步规范。
全书分为四篇,共十四个章,紧密结合我国临床诊疗工作实际和临床检验展,对 检验技术基础项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充实,文字简明,表达准确,十分易于医务人 员掌握。相信本书的出版,会一步统一和规范各机构的临床检验作行为带来 帮助一步推动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检验医学的发展。
尽管编者希望本书能融最实用、最前沿的检验知识和技术于其中,但在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编撰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同道们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正和补充。
编者
第一篇临床血液检验
第一章临床血液一般检验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血细胞分析
第三节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第四节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第五节血液流变学检查
第二章骨髓细胞学检验
第一节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二节细胞遗传学检验
第三节细胞分子生物学检验
第四节骨髓细胞学检验在造血和淋巴组织中的应用
第三章贫血的检验
第一节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第二节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的检验
第四章血栓与止血的检验.
第一节血栓与止血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血栓与止血自动化仪器检测的通用规则
第三节血管壁和内皮细胞的检验
第四节血小板的检验
第五节凝血因子的检验
第六节抗凝因子检验
第五章血型血清学检查.
第一节ABO血型鉴定
第二节Rh血型鉴定一
第三节其他血型鉴定
第四节血型血清学常用检查方法
第五节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
第六节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
第七节交叉配血试验
第八节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血清学检查
第二篇临床体液检验
第六章尿液检验
第一节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尿液理学检验·-.
第三节尿液化学检验
第四节尿液有形成分检验·。‘
第七章粪便检查
第一节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粪便理学检验·一
第三节粪便隐血试验·
第四节粪便有形成分检验·--
第八章脑脊液检验·一
第一节脑脊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脑脊液理学检验·
第三节脑脊液化学检验
第四节脑脊液有形成分分析
第九章检验
第一节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理学检验
第三节精浆果糖测定
第十章分泌物检验
第一节 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 分泌物理学检验
第三节 分泌物化学检验
第三篇临床化学检验
第十一章蛋白质测定·
第一节血清总蛋白测定
第二节 血清白蛋白测定··
第三节血清蛋白电泳
第四节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第五节血清转铁蛋白测定··
第六节血清铁蛋白测定··
第七节血清铜蓝蛋白测定
第十二章糖代谢测定一
第一节血液葡萄糖测定··
第二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一
第三节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第四节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第五节血清C肽测定··
第六节血清胰岛素测定一
第七节脑脊液葡萄糖测定一
第八节尿液葡萄糖测定一
第四篇临床验
第十三章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与补体检测
第一节lgG、lgA和lgM检测··
第二节lgD检测
第三节lgE检测--
第四节游离轻链检测
第五节冷球蛋白检测--
第六节M蛋白检测··
第七节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
第八节补体检测-·
第十四章细胞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第一节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第二节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第三节细胞因子检测
参考文献
第一章临床血液一般检验
I临床血液一般检验是血液学检验最基础、最常用的一类检验项目,主括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血液流变学检查等。血液一般检验取材容易,检测便捷,是『临床最常用的初筛项目之一。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一、静脉血的采集
【原理】 利用负压的原理,使用真空采血管或注射器将针头刺人浅静脉后,通过真空负压控制定量采集静脉血或通过手工控制吸取一定量的静脉血。
【试剂与器具】 压脉带、垫枕和手套;70%乙醇、消毒棉球或棉签;一次性无菌针头、持针器和真空采血管,或者使用注射器和试管}胶带。
【作】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对照申请单核对患者身份。
(2)采血部位的选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前臂置于桌面枕垫上或伸直。检查患者的肘前静脉,为使静脉血管充分暴露,可让患者握紧拳头,系上压脉带。采血人员可用示指触摸寻找合适的静脉,触摸时能感觉到静脉所在区域较周围其他组织的弹性大,一般肘臂弯曲部位或稍往下区域是比较理想的穿刺部位。如在一只手臂上找不到合适的静脉,则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只手臂。如需从腕部、手背或脚部等处的静脉采血,由有经验的采血人行。
(3)静脉穿刺的准备:选择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后,放松压脉带,依照《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20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367)的要求,使用70%~80%(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分钟,消毒范围强调以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4)静脉穿刺:①将患者的手臂置于稍低位置,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系紧压脉带,嘱受检者紧握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采血人员一手拿着采血装置,另一只手的手指固定穿刺部位下方的皮肤,以使静脉位置相对固定。②手握持针器或注射器,保持穿刺针的方向和静脉走向一致,穿刺针与皮肤间的夹角约为20。,针尖斜面朝上。③将穿刺针快速稳地刺人皮肤和静脉。使用真空采血器时一只手固定住持针器和穿刺针,另一只手将真空采血管从持针器另一端推人;使用注射器穿后右手固定针筒,左手解开压脉带后,再缓缓抽动注射器针栓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