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中的鲁迅专集,集中展示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各具特色的小说名篇。
“呐喊”选辑收入了包括《狂人日记》《药》《故乡》《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等多篇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作品中渗透出鲁迅先生对于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彷徨”选辑收入《祝福》和《伤逝》两篇小说,力图透过描写病态社会中各种典型人物的不幸遭遇来唤起人们的觉醒;“故事新编”中收入的《补天》《奔月》《铸剑》是鲁迅先生对神话传说的重新编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之间注入现代的精神和个人生命的体验。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18 年 5 月开始,他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 Q 正传》等小说,并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来批判旧思想和旧道理。
鲁迅的著作丰富而深邃,以小说、杂文为主。鲁迅的小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其语言表达含蓄、凝练,对生活的描写细致入微,刻画人物更是入木三分。小说大多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最为贴近,却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鲁迅的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记录了鲁迅先生一生战斗的业绩,充分展现了他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鲁迅把笔触伸向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在他的杂文中,有无情的揭露、愤怒的控诉、尖锐的批判、辛辣的讽刺、机智的幽默、细致的分析……其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也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鲁迅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其作品不仅仅属于他那个时代,更属于所有的时代。为让新时代的青少年读者更多地了解鲁迅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作品,我们经过长期的精心策划和编辑,出版本书以纪念鲁迅先生。
本书共三辑,分别来自于鲁迅先生的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多篇短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品,如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以及《药》《故乡》《阿 Q 正传》《社戏》等,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曾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第二部小说集,选编入这一辑的两部作品《祝福》《伤逝》,具有鲜明的“鲁迅气氛”,极富艺术特色。《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创造的另一个世界,充满了离奇、自由的幻想,编选入本书的《补天》《奔月》《铸剑》在神话传说故事中注入现代精神,耐人寻味。通过阅读这些小说,青少年朋友可以感受到鲁迅作品的强大魅力。
为便于青少年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我们在每篇作品前附“导读”,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及写作特点;在每辑前附“导语”,介绍鲁迅先生小说的创作特点及成就、影响等。
希望本书能成为青少年朋友认识鲁迅、了解鲁迅的一扇窗,从而阅读更多鲁迅的著作,感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
编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于浙江绍兴,早年留学日本学医。1906年,鲁迅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1918年,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首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知名小说。
鲁迅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光》《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影响深远,被誉为“民族魂”。其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同时,他的作品还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