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研究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军事近代化过程中中德军事交往的学术论文,展现了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德在武器装备、军事体制、军事教育、军事设施建设以及战略战术、国防工业等一系列交往活动的原因、经过、效用等,对现当代中国军事关系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契机是什么呢?
是谁迈开了中国军事武器装备近代化的第一步?
德国在中国军事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南京国民政府在推动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效果如何?
……
本书将一一为您揭开!
在对外抵抗侵略的战争迭遭失败之后,晚清政府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意图在军事领域实现“自强”,朝野内外练兵制器之说汹涌澎拜。恰此之际,德国崛起,凭借其先进强大的军事在王朝战争中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对手实现了统一。这让面对西方诸国眼花缭乱踯躅满怀的晚清官僚集团下了决断,要“以德为师”:采购德国军械、引进德国军火生产设备、延聘德国军事人员来华教习军队、翻译德国军事书籍等,中国军事近代化迈上征程。虽然德国在此过程中注重的是推销军火、扩大在华势力影响等,但是在中国军事军事近代化变革的起步阶段,其客观上起到的作用还是不能否认的。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了对内能够大权统一于中央,对外抵御日本的节节侵略,避免亡国的命运,国民政府决心整顿军备,努力实现军事现代化。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前的十年中,南京国民政府采购德制军火,引进德国建军模式,试图建设近代化军事。在通往军事现代化的征途中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陈振国,1970年5月生,男,河南省辉县人,历史学博士毕业,河南城建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在《西南大学学报》《青海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加省、地级课题多项。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上篇:晚清时期
概 述 / 002
第一章 近代德国的崛起和晚清的“以德为师”
一、近代德国的崛起 / 005
二、晚清的“以德为师” / 011
第二章 中国军队近代化的第一步:购器、制器
一、迈向近代化:采购德国枪械、火炮、舰船 / 016
二、晚清军火工业中的德国因素 / 032
第三章 “专仿德国章程”:晚清新式军队的编与练
—以新建陆军和自强军为例
一、新建陆军 / 039
二、张之洞练自强军 / 059
第四章 德国影响下的晚清军事教育
一、 延揽德国教习 / 066
二、派遣留学生赴德国学习 / 072
三、翻译德国军事著作 / 074
小 结 / 078
参考文献 / 079
下篇:民国时期
概 述 / 082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谋求与德国建立军事关系
一、中德走向军事合作的背景 / 085
二、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的接触 / 092
第二章 军事贸易与军火输入
一、中德军事贸易展开 / 097
二、输入德国军械 / 099
第三章 引进德国建军模式
一、建立各军种军官学校 / 109
二、筹建特种兵 / 115
三、改进军队体制 / 119
第四章 国防建设中的德国助力
一、奥托·俄普夫与浙赣铁路 / 127
二、戴姆勒·奔驰公司与中国汽车制造股份公司 / 129
三、容克斯公司与中国航空器材制造厂 / 130
四、合步楼公司与中央钨铁厂 / 130
五、克虏伯公司与中央钢铁厂 / 132
六、德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建设 / 133
小 结 / 136
参考文献 /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