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医学影像技术规划教材
定 价:75 元
丛书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医学影像技术规划教材
- 作者:刘红霞,梁丽萍 编
- 出版时间:2020/7/1
- ISBN:9787521418385
- 出 版 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445.1
- 页码:41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教材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医学影像技术规划教材”之一,系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任务要求编写而成。
《超声诊断学/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医学影像技术规划教材》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内容涵盖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超声操作技术、各组织器官超声声像图特征、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圾鉴别诊断要点、超声图像的传输与存档等内容。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超声诊断学/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医学影像技术规划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基层超声医学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教材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精神,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需求,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医学影像技术规划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超声医学临床工作实际、超声技术人员的岗位需求、超声医学专业的发展方向,由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学校教师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院专家联合,共同编写了《超声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教材编写体现卫生职业教育理念,按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教学服务的原则,贴近岗位、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突出“五对接”(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临床需求对接、与临床过程对接、与超声医学专业发展方向对接、与超声仪器设备上岗证考试对接)。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线,强化技能培养;以“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重点,内容详略得当。从超声基础知识人手,简要介绍各组织器官的超声解剖、超声仪器的构造原理;以超声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为重点,系统全面讲解超声扫查方法和标准切面,以及超声声像图的观察与分析方法;从临床应用出发,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以致用,选用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阐述各种疾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结合简要的病理、生理和相关影像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用多视角的方法审视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融人先进的教学理念,拓展课程知识体系,正文中穿插“案例讨论…‘知识拓展…‘知识链接”“课堂互动”等模块。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线上线下互动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课堂互动”的教师解答,放人相应章节的PPT中,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本教材力求使学生全面掌握超声诊断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了解超声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注重素质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融人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口径宽厚、实战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教材总学时数118学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全书共分19章,包括:绪论,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多普勒血流显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肝超声诊断,胆道系统超声诊断,脾超声诊断,胰腺超声诊断,泌尿系统及前列腺超声诊断,胃、肠超声诊断,腹膜后间隙及肾上腺超声诊断,妇科超声诊断,产科超声诊断,心脏超声诊断,血管超声诊断,浅表器官超声诊断,肌肉骨骼系统及周围神经超声诊断,介入性超声,超声图像传输与存档。涵盖临床超声诊断的基本内容,并简要介绍了超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进展。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供基层超声医学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位编者的工作单位共17所学校及医院的鼎力支持与帮助,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受编者能力所限,加之学科发展速度快,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广大师生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主任医师,教研室主任。主编或副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26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超声诊断学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一、概念
二、内容
三、特点
第二节 超声诊断学的发展
一、一维超声阶段
二、二维超声阶段
三、多普勒超声阶段
四、超声新技术阶段
五、超声高新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节 超声诊断学的学习指导思想
一、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与专业技能培训融合
二、超声诊断与相关学科融合
三、超声理论与实践技能融合
四、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融合
五、学习内容与专业发展融合
第二章 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
第一节 超声的物理特性
一、超声医学声学基础
二、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作用
三、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第二节 超声诊断的显示方式
一、B型超声
二、M型超声
三、三维成像
四、多普勒超声
五、超声造影
六、弹性成像
第三节 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
一、混响效应
二、振铃效应
三、镜像效应
四、后壁增强效应
五、声影
六、部分容积效应
七、折射重影效应
八、侧壁失落效应
九、旁瓣效应
十、各向异性
十一、声速失真伪像
第三章 多普勒血流显像
第一节 多普勒效应
一、概念
二、多普勒方程
三、多普勒超声
第二节 常用多普勒技术及特点
一、脉冲多普勒
二、连续多普勒
三、彩色多普勒
四、能量多普勒
五、组织多普勒
六、高脉冲重复频率多普勒
第三节 多普勒技术使用注意事项
一、频谱多普勒超声仪功能键调节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功能键调节
三、正常多普勒血流特征
第四章 腹部超声检查方法
第一节 超声检查前的准备
一、受检者准备
二、检查者准备
第二节 超声诊断仪的构造与使用
一、构造
二、使用与保养
第三节 超声探测的方法
一、方式与途径
……
第五章 肝超声诊断
第六章 胆道系统超声诊断
第七章 脾超声诊断
第八章 胰腺超声诊断
第九章 泌尿系统及前列腺超声诊断
第十章 胃、肠超声诊断
第十一章 腹膜后间隙及肾上腺超声诊断
第十二章 妇科超声诊断
第十三章 产科超声诊断
第十四章 心脏超声诊断
第十五章 血管超声诊断
第十六章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第十七章 肌肉骨骼系统及周围神经超声诊断
第十八章 介入性超声
第十九章 超声图像传输与存档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