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这才是心理学》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第1版出版于1983年,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11版。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是本书的英文书名,直译为“如何清晰地思考心理学”。中译本首次在国内出版时,所采用的书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8版中译本出版时,伪心理学在国内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之考虑到作者始终聚焦于将科学的心理学与伪科学、伪心理学以及通俗心理学区别开来,故书名曾一度改为《对“伪心理学”说不》。第9版采用了《这才是心理学》这一更加贴切的书名,已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故第11版沿用了这个书名。
《这才是心理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11版更新了*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以及290篇新文献。
《这才是心理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必备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同时,本书也有助于培养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适读人群 :心理学专业的师生学者、对心理学或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温馨提示:因为考虑到本书较厚,最初印刷时采用的是锁线露背的装订方式,比普通胶订更费工时和成本,这种装订方式可以让书本以180度自然打开,从而随意平摊于书桌之上,但也因此显得比传统胶订松散,但请放心翻阅,一般不会发生掉页等情况。由于之后收到了一些读者的负面反馈,重印时都改为了普通胶订,请广大读者知悉。
首版于1983年、30余年修订10次、畅销不衰的心理学入门经典!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魏坤琳教授、浙江大学周欣悦教授联袂推荐!
樊登读书、得到、央视《第一时间》、科学松鼠会、微信公众号“壹心理”“书单来了”等诸多知名媒体特别推荐!
知乎“心理学入门书单”类话题必荐图书之一!
“你是学心理学的,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你一定会催眠和解梦咯?”
“心理学不过是些常识而已,不是吗?”
“我认为这个理论相当愚蠢——我弟弟的行为和这个理论所说的恰好相反!”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何苦还要去定义它呢?”
本书将解答和纠正你对心理学的种种困惑与误解!
《这才是心理学》面向的不只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还包括所有心理信息的消费者;本书不仅写给心理学的初学者,对那些在大众媒体上接触过一些心理学话题,又想知道如何去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可靠的广大读者也很有帮助;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协会(APA)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他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可重复性、操作性定义、实证主义、相关与因果等科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第11版引用和更新了与本书所提及的各种概念和实验结果相关的*新研究资料,替换了过时的实例和内容,新增了290篇参考文献。每章开头新增了学习目标,增加阅读的明确性。同时,译者和编辑对新版译文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精心校订,读起来更加生动流畅;
书中介绍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不仅将帮助你识别媒体中心理学信息的真伪,而且一旦掌握这些思维技巧将受用终身,在日常生活中,用来评判他人和媒体提出的理论主张;在获取知识时,用来判断专家观点的可信度;
平装版采用进口轻型纸印刷,锁线裸背装,轻盈便携,带给你不一般的阅读体验;
以科学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工具探讨人类的心智和行为,丰富我们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互动的理解——这才是心理学!
心理学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心理学是一门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研究的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有些还正好是大家都熟悉且经常关心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什么样的事情令我们记忆深刻?什么样的事情让人高兴(或痛苦)?为什么男人比女人更爱聊政治时事?人为什么要自杀?意念能不能被植入梦中?……正因为人们关心这些问题,他们就会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证据,得出自己相信的结论。很多时候,这些自觉的结论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说,我们心理学家就发现,青梅竹马的婚姻很难成立,婴儿并不是有奶便认娘,性格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等等。每当矛盾、怀疑、迷惑甚至气愤产生的时候,我们到底是该相信自己的直觉、经验和常识,还是该相信心理学的研究、证据和知识呢?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教科书只满足于告诉大家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知识,但从不说明为什么这些研究、发现及知识是值得我们关注和信任的。这些书的作者好像都在假设每一位读者思考起问题来都像心理学家一样,相信和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与知识。幸运的是,基思·斯坦诺维奇教授写了这本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教科书。他总结了心理学家的职业特质,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机会去理解心理学家是如何思考、分析和解读人类的行为与心理的。每一章都将一个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有关人类心理的分析和思考与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相对比,以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家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思路。
我个人觉得,在斯坦诺维奇阐述的心理学特质中,有两点应该是区分我们心理学家和其他人(包括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的地方。
其一是我们心理学家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心理学家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从原则上而言,心理学家不怕犯错误,但害怕以假乱真。心理学家也不相信那些能回答所有问题的绝对真理,但相信对所有问题应该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心理学家从不相信个案和例子,因为其随机性和主观性太过明显,但我们愿意相信大样本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希望听到动听的心理故事,但更愿意看到众多心理学观察的数据和总结。
其二是我们心理学的概率性思维习惯。我们和很多自然科学家思考方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更容易相信,任何人类的行为都是概率性的表现,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会受到其他随机事件的影响。其实人类很多学科都是建立在概率基础之上的,比如核物理、天体物理、生物进化、病理学、所有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等,它们都不可能准确预测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具体活动,但都对整体的事物活动规律有很好的描述和预测。只不过我们心理学家更愿意承认并强调我们学科的不确定性而已。
总之,我很高兴看到这本书在中国再版。杨中芳老师的早期译本是我很喜欢向心理学爱好者推荐的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而新版的译本,尤其令我兴奋,因为它是由我欣赏的两位年轻同事东徽和肖岑,在清华大学的青年教师公寓里,下功夫、花时间,认真翻译完成的。他们两位既是同行,也是夫妻,应该是我们心理学界不鲜见的学术伴侣之一。这可能也是我们心理学界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
序 言
有这样一门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的知识,它涉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不同形式,可以用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那些能够获得这种知识的人利用它去了解他人。与那些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相比,他们对决定他人行为和想法的因素有更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你可能想不到,这门不被知晓的知识就是心理学。
当我说心理学仍不为人所知时意味着什么?你一定会想此话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如今,书店里充斥着大量所谓的心理学书籍,电视和广播脱口秀定时播放以心理学话题为主题的节目,杂志文章和网站也经常引述所谓的心理学家对各种问题所发表的意见,怎么能说心理学无人知晓呢?但从某种严谨的意义上讲,心理学确实仍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知识领域。
经由大众媒体传播的那些“心理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幻象。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在许多书店里看到的大部分所谓的心理学书籍,都是由一些在心理学界根本站不住脚的人撰写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大多数频频亮相的心理学“专家”,其实对心理学领域的知识积累没有做出过丝毫的贡献。
媒体这种对于“心理学”话题的浅薄关注,不仅向人们传递了许多错误信息,还让人们难以了解心理学领域中真正的、不断发展的知识。公众不能肯定到底什么是心理学,什么又不是,也不知道该怎样独立地评估有关人类行为的主张。雪上加霜的是,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众或是缺乏判断能力、或是认为心理学主张无法评估的弱点,正在牟取私利。后一种观点有时被称为“怎么说都行”的态度,是本书要讨论的谬误之一,这种态度对社会危害极大。公众不知道,关于人类行为的主张是可以验证的,很多伪科学正是利用公众的这种无知而成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产业。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伪科学(例如占星术、通灵外科手术、快速阅读、生物节律、接触治疗、潜意识自助录音带、辅助沟通术、深蓝孩童和通灵侦探等)所提出的许多主张,其实早已被证明是虚假的。本书提到的这些伪科学产业,助长了媒体对科学进行炒作式报道的趋势。这种趋势对心理学的危害远甚于其他学科,理解个中缘由,是学会正确看待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书面向的不只是即将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人,而是一个更大的读者群——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心理学的初学者,以及那些在大众媒体上接触过一些心理学话题,又想知道如何去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可靠的广大读者。
本书不是一本标准的心理学导论教材,它没有对心理学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事实上,让每个人到大学里选修一门心理学导论课程,可能并不是解决媒体对心理学不实描述问题的终极方案。众多对心理学抱有很大兴趣的非专业人士,没有时间、没有钱或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进行正规的学习。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名大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师,我不得不承认,我和同事们也不是总能引导初学者对心理学这门科学产生正确的认识。这是因为,初级水平的课程通常不会讲授批判性分析的思维技巧,而这正是本书的焦点所在。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只会关注课程“内容”以及“涵盖的材料”是否完备。每当我们稍微偏离教学大纲,和学生讨论一些诸如媒体眼中的心理学等话题时,都会感到些许内疚,并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跑题而不能在学期结束前完成所有授课内容。
现在的很多心理学导论教材都有600~800页,并且引用了数百篇已经发表的文献。当然,包含如此丰富的材料并没有什么错,它反映了心理学知识在不断增长。但不幸的是,也有一些副作用。教师们常常只忙于给学生灌输一大堆的理论、事实和实验,而无暇顾及那些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基本问题和错误观念。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们(包括导论类教科书的作者)不是直接纠正这些错误观念,而是通常寄希望于学生在接触了足够多的心理学研究之后,自然就能从中推导出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希望往往落空。到这门课的*后复习阶段或学期结束时,教师们才震惊和沮丧地发现,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及说法,应该在课程开始的第一天就提出来讨论,而不是在课程即将结束之时。比如:“既然心理学实验不同于现实生活,那么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心理学无法像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是吗?”“可是,我在电视上听一位心理治疗师讲的跟我们教科书上说的正好相反”“我认为这个理论相当愚蠢——我弟弟的行为和这个理论所说的恰好相反”“心理学不过是些常识而已,不是吗?”“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何苦还要去定义它呢?”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仅靠思考心理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是无法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的。在本书中,我将对这类问题和说法做出明确回应,并对背后的误区进行澄清。
不幸的是,研究发现,一般的心理学入门课程并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们对这个学科的诸多误解1*。这个不幸的事实正是促使我写作本书的根本原因。心理学的学生必须掌握批判性思维技能,这样才能独立地评估各种心理学信息。
即使若干年后学生们不再记得心理学入门课程中的内容,他们仍然可以运用本书所涵盖的基本原理去评判心理学的主张。即使他们把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忘得一干二净,也仍可以运用本书介绍的思维工具去辨别媒体中新出现的心理学信息的真伪。一旦掌握,这些技能就可以成为终身受用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去评判各种知识主张。比如,这些技能为评估“专家”观点的可信度提供了一些标准。因为在复杂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需要依赖专家的观点,所以在获取知识时,对专家观点可信度的判断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许多心理学家对努力让心理学不受曲解的尝试持悲观态度。虽然这种悲观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这本类似“消费者指南”式的书源自一个信念,那就是心理学家不能让这一问题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尽管我很高兴《这才是心理学》能有多次再版的机会,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当初撰写本书第1版的原因对如今这版也是同样适用的。学生在开始上心理学入门课程时,对心理学的误解还是与以往一样多。他们认为单靠常识就能理解人类的行为,甚至更糟糕的是,他们转而投向伪科学的怀抱。正因为如此,本书所有后续版本的目标始终如初:对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简要介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主题。
第11版更新的内容
第11版的《这才是心理学》在基本结构上没有大的改动,因为之前的一个版本已经对章节做了重组。各章的基本内容和顺序也保持原样。应评审者和读者的要求,这一版与上一版的篇幅相同。读者和使用者都不希望本书篇幅增大,事实上我也无意增加篇幅。我继续更新和修订了书中的许多例子,用*新的研究和议题替换了那些过时的例子,同时保留读者*喜欢的那些例子。我*主要的努力是引用和更新了与本书所提及的各种概念和实验结果相关的*新研究资料。这一版中有大量新的引文(确切地说是290条!),以便读者继续获得关于所有例子和概念的*新参考文献。
本版加入了一些新的例子、讨论和小节。这些新增内容包括以下问题和讨论:开车时使用手机;心理学在儿童监护权纠纷中的运用;临床心理学中的伪科学;创伤事件后危机咨询的效果;人们做出错误投资决策的原因;教育界的“阅读战争”;暴力电子游戏的影响;用于孤独症患者的辅助沟通术;在互联网上进行实验;左脑/右脑谬误;饮酒对健康的影响;看电子仪表盘造成驾驶人分心;对心理学中重复危机的报道;重点强调在“注水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危害;心理学中实验室研究结果和现场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新增一节);关于亚马逊劳务众包平台的讨论;关于生动鲜活的神经科学结果如何扭曲结论的讨论;关于多任务处理这一错误观点的讨论;关于沃尔特·米歇尔著名的棉花糖研究以及该研究如何成为心理学从基础理论到现实应用典范的讨论;媒体滥用“新研究显示”一词所带来的危险;心理学中使用元分析研究的更多例子(包括婚姻寿命、大脑训练、工作表现的预测因素和自杀预防);探讨媒体在报道孤独症、阅读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时,如何暗示科学是非累积性的。
本书的出版宗旨一如既往:简要介绍批判性思维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主题。在过去的15年间,大学里强调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呼声越来越高。的确,一些州立大学系统已经开展了旨在加强批判性思维技能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此同时,也有其他教育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技能不应该脱离具体的事实性内容。《这才是心理学》正好融合了这两种观点,帮助教师在教授丰富的现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能。
欢迎读者将自己对本书的意见发送到下面的电子邮箱:keith.stanovich@utoronto.ca。
序 言 xxiii
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表现不俗) 1
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打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29
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53
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77
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107
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124
第7章 “但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与心理学 156
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175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205
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216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240
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264
主题索引 299
参考文献著录索引 304
参考文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