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内容优化整合,解决了化学类课程体系完整、门类齐全与教学时数少的突出矛盾。本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传统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本教材的编排模式,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知识,具体包括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分散系与溶液、分析化学概论、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第二部分为实验,该部分包括必备的实验基础知识、实训项目和技能考核试题三个模块。该教材通过二维码植入的方式加入了微课,内容包括理论部分难的知识点和习题讲解,也包括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微课。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打开微课,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删除了元素及其化合物﹑常用的富集分离方法两章内容。与第二版相比,增加了课堂练习,方便学生在课堂上学完理论知识后及时地巩固练习;采用二维码植入的方式增加了微课,微课内容包括比较难的理论知识点﹑难的习题和实验操作等。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打开微课,为学生的预习﹑复习和操作技能训练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
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应用化工类、轻化类等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但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这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从事化妆品的配制、检验、管理和生产等实际工作奠定基础,而且也为学生考取“化学检验工”打下基础。
本书是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内容优化整合,精心编写而成,科学解决了化学类课程体系完整、门类齐全与教学时数少的突出矛盾。本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传统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本教材的编排模式,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内容的交叉和重复。编写时,以化学的基本理论如原子和分子结构、分散系以及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解离平衡)为主线,将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和枯燥的元素化学知识交叉编排,将四大平衡与相应的滴定分析方法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目前很多教材在编写时忽视了仪器分析部分,考虑到仪器分析的重要性,本书增加了仪器分析内容,开设了常用的仪器分析法,如电化学分析法、 吸光光度法等。
本教材是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编写时打破了以往的本科式教学。本教材编写时结合了轻化类职业岗位群需要,并考虑了后续课程需要及可持续发展需要,重新选取了教学内容。教材编写遵循三个原则,即突出职业性、突出专业性、突出实践性。突出职业性,即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强化”,以技能带动理论,注重技能的培训,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专业性,即教学内容的设计要针对专业的需求,做到“内容服务专业”,本教材主要针对应用化工类或轻化类专业编写而成,体现在应用与示例部分紧密与专业相关;突出实践性,即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
教材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删除了元素及其化合物﹑常用的富集分离方法两章内容。与第二版相比,增加了课堂练习,方便学生在课堂上学完理论知识后及时地巩固练习;采用二维码植入的方式增加了微课,微课内容包括比较难的理论知识点﹑难的习题和实验操作等。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打开微课,为学生的预习﹑复习和操作技能训练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
本书由王永丽、李忠军和伍伟杰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王永丽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实验部分和附录部分;李忠军编写第六章;伍伟杰编写绪论和部分实验;张显策编写第一章和第二章;邹颖楠编写第三章;杨梅和王恺参与编写实验部分;席会平编写第七章。黄秋妹制作了减重称量法(电子天平)的微课,其他微课由王永丽制作。全书由王永丽负责统稿。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应用化工类、轻化类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药学类、食品类、卫生检验类、生物类等专业参考。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3月
第一版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应用化工类专业、轻工类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但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这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从事化妆品的配制、检验、管理和生产等实际工作奠定基础,而且也为学生考取化学检验工打下基础。
本书是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内容优化整合,精心编写而成,科学解决了化学类课程体系完整、门类齐全与教学时数少的突出矛盾。具体来讲,本书在编写上打破传统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本教材的编排模式,而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内容的交叉和重复。编写时,以化学的基本理论如原子和分子结构、分散系以及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为主线,将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和枯燥的元素化学知识交叉编排,将四大平衡与相应的滴定分析方法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目前很多教材在编写时忽视了仪器分析部分,考虑到仪器分析的重要性,本书增加了仪器分析内容,开设了常用的仪器分析法,如电化学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和色谱法等。
本教材是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本教材编写时结合了轻化工类职业岗位群需要、中级化学检验工需要,并考虑了后续课程需要及可持续发展需要,而重新选取了教学内容。教材编写遵循三个原则,即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突出职业性即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强化”,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处理好理论与技能的关系,以技能带动理论,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性,即教学内容的设计要针对专业的需求,做到“内容服务专业”,本教材主要针对应用化工类或轻工类专业编写而成,体现在应用与示例部分紧密与专业相关;突出实践性,即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
本书由王永丽、李忠军和伍伟杰主编。参与编写的具体分工为:王永丽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和附录部分;李忠军编写第七章;伍伟杰编写绪论、第十二章;张显策编写第一章和第二章;伍伟杰、邹颖楠编写第三章;杨梅编写第四章;席会平编写第八章;王恺编写第十三章。全书由王永丽负责统稿。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应用化工类、轻工类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药学类、食品类、卫生检验类、生物类等专业参考。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
第二版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应用化工类、轻化类、药学类、食品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但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这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从事化妆品的配制、检验、管理和生产等实际工作奠定基础,而且也为学生化学检验工考证打下基础。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训项目栏目,更加强化了操作技能的培养。
本书是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内容优化整合,精心编写而成,解决了化学类课程体系完整、门类齐全与教学时数少的突出矛盾。具体来讲,本课程编写上打破传统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本教材的编排模式,而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内容的交叉和重复。编写时,以化学的基本理论如原子和分子结构、分散系以及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解离平衡)为主线,将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和枯燥的元素化学知识交叉编排,将四大平衡与相应的滴定分析方法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目前很多教材在编写时忽视了仪器分析部分,考虑到仪器分析的重要性,本书增加了仪器分析内容,开设了常用的仪器分析法,如电化学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和色谱法等。
本教材是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编写时打破了以往的本科式教学。本教材编写时结合了轻化类职业岗位群需要、中级化学检验工需要,并考虑了后续课程需要及可持续发展需要,而重新选取了教学内容。教材编写遵循三个原则,即突出职业性、突出专业性、突出实践性。突出职业性即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强化”,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处理好理论与技能的关系,以技能带动理论,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性,即教学内容的设计要针对专业的需求,做到“内容服务专业”,本教材主要针对应用化工类或轻化类专业编写而成,体现在应用与示例部分紧密与专业相关;突出实践性,即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
本书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为理论知识,相当于传统的基础知识;模块二为任务,内容主要是进行实训项目前所需要学习的相关技能知识;模块三为任务实施,含多个实训项目,尤其考虑了学生考取化学检验工所必需的基本项目,也有关于化学检验工考证的针对性练习项目;模块四为技能考核,包括中级检验工和高级检验工考核模拟试题。
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套有电子教学资源。
本书由王永丽、李忠军和伍伟杰主编,全书由王永丽负责统稿。参与编写的具体内容为:王永丽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模块二、模块三、模块四和附录部分;李忠军编写第七章;伍伟杰编写绪论和第十二章;张显策编写第一章和第二章;邹颖楠编写第三章;杨梅编写第四章;席会平编写第八章;王恺编写第十三章。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李永冲、陈柳生、杨小持、黄勇红、祝红、刘经亮等参与了模块三中个别项目的编写或对项目编写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此外,本书在编写时也与广东省保化检测中心、广州(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同仁进行了沟通交流,在此对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应用化工类、轻化类、药学类、食品类、生物类等专业使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4月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
绪论001
第一节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应用001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001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应用002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003
一、结构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003
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003
三、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003
第三节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004
一、重视课堂,认真听讲004
二、重视实验,实事求是004
三、培养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004
习题004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006
第一节原子结构006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006
二、原子轨道能级图010
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012
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013
第二节分子结构015
一、化学键015
二、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020
拓展窗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022
本章小结023
习题02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026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026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026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027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029
第二节化学平衡031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031
二、化学平衡常数032
三、化学平衡计算033
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035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035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035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036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036
拓展窗勒·夏特列037
本章小结037
习题039
第三章分散系与溶液042
第一节分散系042
一、分散系的概念042
二、分散系的分类043
第二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043
一、物质的量浓度044
二、质量摩尔浓度044
三、摩尔分数044
四、质量分数045
五、质量浓度045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046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046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047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048
四、渗透压049
五、应用与实例050
第四节胶体051
一、胶体的性质051
二、胶体的分类052
三、胶体的稳定性052
四、聚沉053
第五节表面现象053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能053
二、表面活性剂053
第六节高分子溶液054
一、高分子溶液的形成054
二、高分子溶液的溶解054
拓展窗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055
本章小结055
习题057
第四章分析化学概论059
第一节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060
一、误差的类型060
二、误差和偏差061
三、减少误差的方法063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064
第二节滴定分析法066
一、滴定分析法的概念066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067
三、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067
四、滴定方式067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068
六、滴定分析法的计算070
拓展窗分析化学的起源与发展073
本章小结073
习题075
第五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078
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079
一、酸碱质子理论079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079
第二节溶液的酸碱平衡及pH计算080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080
二、弱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平衡080
三、弱电解质溶液pH的计算081
四、缓冲溶液083
第三节酸碱滴定法086
一、酸碱指示剂086
二、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088
第四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093
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093
二、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095
拓展窗酸碱指示剂的发明096
本章小结097
习题098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101
第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102
一、溶度积常数102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102
三、溶度积规则103
第二节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104
一、沉淀的生成104
二、沉淀的溶解104
三、分步沉淀105
四、沉淀的转化106
第三节重量分析法106
一、挥发法107
二、萃取法107
三、沉淀法109
第四节沉淀滴定法113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莫尔(Mohr)法113
二、铁铵矾指示剂法——佛尔哈德(Volhard)法114
三、吸附指示剂法——法扬斯(Fajans)法115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应用117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17
二、应用示例117
拓展窗佛尔哈德与他的沉淀滴定法118
本章小结118
习题120
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123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124
一、氧化数124
二、氧化还原反应124
第二节电极电位125
一、原电池125
二、电极电位与标准氢电极127
三、电极电位的应用131
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法133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133
二、高锰酸钾法135
三、碘量法139
四、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143
拓展窗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145
本章小结146
习题147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149
第一节配合物的组成与命名149
一、配合物的定义149
二、配合物的组成150
三、配合物的命名151
第二节配位平衡151
一、EDTA及其配合物151
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52
三、配位反应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153
第三节配位滴定155
一、配位滴定曲线155
二、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156
第四节金属指示剂158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58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158
三、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的注意问题158
四、常见的金属指示剂159
第五节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60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160
二、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160
第六节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示例160
一、直接滴定法160
二、返滴定法161
三、置换滴定法161
四、间接滴定法161
拓展窗缔造配位理论的化学家——维尔纳161
本章小结162
习题164
第九章电化学分析法166
第一节电位法的基本原理166
一、化学电池166
二、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167
第二节直接电位法169
一、溶液pH的测定169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170
第三节电位滴定法171
一、测定原理171
二、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171
三、应用与示例172
第四节永停滴定法172
一、原理173
二、永停滴定法的类型173
三、测定方法174
四、应用与示例174
拓展窗贝仑特和电位滴定175
本章小结175
习题176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79
第一节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80
一、电磁波谱180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81
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82
一、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182
二、吸光系数182
三、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184
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84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件185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类型186
第四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87
一、定性分析187
二、定量分析188
三、应用与示例190
拓展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明191
本章小结191
习题192
第二部分实验
模块一实验基础知识195
第一节分析用水195
第二节化学试剂196
第三节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装置197
第四节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200
第五节实验室常用洗涤液(剂)的使用202
第六节称量仪器的使用203
第七节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206
第八节酸度计210
第九节过滤法214
第十节分光光度计218
第十一节萃取与洗涤220
模块二实训内容222
实训项目一定量分析仪器的认识和洗涤222
实训项目二铬酸洗液的配制223
实训项目三称量练习223
实训项目四移液管和滴定管的洗涤和操作练习225
实训项目五溶液的配制和稀释226
实验项目六酸碱滴定练习228
实训项目七粗食盐的提纯229
实训项目八缓冲溶液的配制和酸度计的使用231
实训项目九餐具洗涤剂pH的测定233
实训项目十0.1mol·L-1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35
实验项目十一0.1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37
实训项目十二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239
实训项目十三容量仪器的校准241
实训项目十四硬脂酸酸值的测定244
实训项目十五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246
实训项目十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48
实训项目十七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250
实训项目十八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52
实训项目十九自来水的总硬度测定254
实训项目二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56
实训项目二十一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257
实训项目二十二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的水分(内标法)259
实训项目二十三萃取261
模块三技能考核试题263
技能考核试题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263
试题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评分记录表264
技能考核试题二餐具洗涤剂pH的测定266
试题二《餐具洗涤剂pH的测定》评分记录表266
技能考核试题三硬脂酸酸值的测定267
试题三《硬脂酸酸值的测定》评分记录表267
技能考核试题四洗发液pH的测定269
技能考核试题五冷烫液中溴酸钠含量的测定271
附录274
一、常见化合物的分子量274
二、常见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常数276
三、常用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98K)277
四、标准电极电位(298K)277
参考文献280
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