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然而,频发的灾难与事故,凸显了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紧迫性及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受国际安全社区的启发,2003年,我国大陆地区引入了安全社区理念,着手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此举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11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在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印发出台的《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规定在“十二五”期间,安全社区将作为一项重点安全文化工程进行建设,在《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更加强调了安全社区创建的重要意义与具体规划。在《安全生产“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更加强调了实施城市安全风险源普查,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2018年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201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挂牌成立。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开展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专业教育的时机已成熟。2005年,河南理工大学在全国第一个开设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本科专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2006年开办了安全工程(公共安全管理方向)专业;太原理工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于2019年开设了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专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2019年开办了安全工程(公共安全方向)专业,并开设了“城市与社区安全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以适应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专业教育的急需,适应政府、社区、企业管理人员对此类教材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社区安全教程》(第二版)再次列为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由两所高等院校和两个研究机构的7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正是为了适应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安全工程及职业卫生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着手编写的,是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及安全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部分内容来自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社区应急管理评估方法”、2015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面上项目“公共安全管理紧缺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和2019年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特色项目—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建设项目“安全韧性城市风险评价基础研究”阶段成果。《社区安全教程》第二版相比第一版,除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既保持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突出了实践应用的重点外,还调整了章节顺序、加入了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本书每章后面所附的“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问题讨论”“阅读材料”“延伸阅读文献”等版块全部更新的最新术语或文献内容,是读者掌握基本知识、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拓展应用能力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有益参考与帮手。
全书共分十章,各章内容及其编写者分别为: 第1章社区安全概论、第3章家庭及居民行为安全、第8章安全社区建设、第10章农村社区安全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国友编写,第7章社区风险评估技术由北京天恒安科集团有限公司姜艳艳、任国友共同编写;第9章韧性城市社区安全由北京天恒安科集团有限公司岳建伟、任国友共同编写;第6章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由常州大学王新颖编写;第4章大型活动安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朱伟编写;第5章城市综合体安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周晓峰编写;第2章社区安全管理机构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国友、许素睿共同编写。全书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国友统稿、定稿。
社区安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安全、减灾、环境、工程和管理科学交叉融合的大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中的新兴领域,但是由于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仍处于探索、研究和实践中,自2006年着手拟纲,至2010年形成教学讲义,201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后,又结合社区安全最新理论与实践,经5轮教学实践,几易其稿。尽管如此,亦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赐正。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论著,在此向他们致敬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周菁主任在教材出版过程中的不断指导和辛勤付出。最后,特别感谢北京天恒安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姜艳艳经理、岳建伟副经理、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朱伟主任、周晓峰和马英楠的大力支持!还要感谢我的研究生王文涛、张天宇、米子龙、李陶和段珂然的文字整理和图片处理以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广大同人的鼎力支持!
编者2020年7月
社区安全教程(第二版)第一版前言近几年,频发的灾难与事故,凸显了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紧迫性及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受国际安全社区的启发,2003年我国大陆地区引入了安全社区理念,着手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此举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11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在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印发出台的《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规定在“十二五”期间,安全社区将作为一项重点安全文化工程进行建设;在《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更加强调了安全社区创建的重要意义与具体规划,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人才极缺,开展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教育的时机已成熟。2005年,河南理工大学在全国第一个开设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本科专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2006年开办了安全工程(公共安全管理方向)专业,开设了“社区安全”专业特色课程,以适应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专业教育的急需。《社区安全教程》列为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由三所院校的5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正是为了适应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安全工程(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及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着手编写的,是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及安全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其中部分内容来自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社区应急管理评估方法”阶段成果。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区安全的基本知识,既保持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突出了实践应用的重点,并在每章后设立“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问题讨论”“延伸阅读文献”等丰富的相关文献资料,利于读者掌握基本知识、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拓展应用能力和检验学习效果。
全书共分十章,各章内容及其编写者分别为: 第1章社区安全概论、第3章社区风险辨识与基线调查、第7章家庭及居民行为安全、第8章安全社区建设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国友编写;第4章社区突发事件、第5章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由常州大学王新颖编写;第6章社区应急预案评价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王起全、任国友共同编写;第9章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中心朱伟编写;第2章社区安全管理与服务、第10章新农村社区安全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国友、许素睿共同编写。全书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国友统稿、定稿。
社区安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安全、减灾、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大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中的新兴领域,其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仍处于探索、研究和实践中。自2006年着手拟纲,至2010年形成教学讲义,后经3轮教学实践,几易其稿。尽管如此,亦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赐正。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论著,在此向他们致敬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教材出版过程中的不断指导和辛勤付出。最后,特别感谢北京城市系统工程中心社区研究室的马英楠主任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广大同人的鼎力支持。
编者2013年7月
任国友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公共安全学科带头人、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科技部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专家、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专家、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行为安全委员会委员、公共应急事务委员会专家、中关村“一带一路”促进会安全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40多篇被SCI、EI、CSSCI、CSCD等收录,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主讲“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职业卫生评价”“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事故调查与分析”“区域安全与应急管理”“城市与社区安全技术”等专业课程。主要从事劳动风险与大数据技术、城市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工业安全与风险评价、应急决策与仿真技术研究。
姜艳艳 女,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北京市工贸和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评审员、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专家,现任北京天恒安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外导师。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建筑行业、社区安全管理第三方服务模式。先后参与编写《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第二版)》等多部教材,获多项专利。
目录
第1章社区安全概论1
1.1安全、社区与社区安全1
1.1.1什么是安全1
1.1.2社区2
1.1.3社区安全的内涵9
1.2社区中的典型安全问题10
1.2.1交通安全10
1.2.2体育运动安全17
1.2.3家居安全20
1.2.4老年人安全21
1.2.5工作场所安全23
1.2.6公共场所安全24
1.2.7涉水安全25
1.2.8儿童安全26
1.2.9学校安全30
1.3突发事件概述32
1.3.1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32
1.3.2突发事件的特征与分类34
1.3.3突发事件的危害39
1.3.4突发事件的演化40
关键术语42
复习思考题42
阅读材料1142
阅读材料1244阅读材料1345
问题讨论46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47
第2章社区安全管理机构48
2.1社区安全管理的基础48
2.1.1什么是社区安全管理48
2.1.2社区安全管理的特点48
2.1.3社区安全管理的原则49
2.2社区安全管理与服务组织52
2.2.1社区安全政府组织52
2.2.2社区安全自治组织54
2.2.3市场化社区安全服务组织60
2.3社区安全管理与服务措施62
2.3.1社区人力措施62
2.3.2社区物力与技术防范66
2.3.3智慧社区简介70
关键术语72
复习思考题72
阅读材料73
问题讨论77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77
第3章家庭及居民行为安全78
3.1家居安全78
3.1.1家居安全78
3.1.2社区消防安全的主体和宣教任务89
3.2居民安全行为92
3.2.1人的不安全行为92
3.2.2居民安全行为的定义及分类96
3.3居民安全行为能力评价97
3.3.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97
3.3.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98
3.3.3评价指标的初选99
3.3.4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04
3.3.5建立综合评价模型106
关键术语107
复习思考题107
阅读材料107
问题讨论108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108
第4章大型活动安全110
4.1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概述110
4.1.1基本概念110
4.1.2大型活动的类型及划分依据113
4.1.3大型活动的事故特征与安全管理特点114
4.2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方法118
4.2.1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识别118
4.2.2大型活动安全风险分析与评定124
4.2.3大型活动安全风险控制134
4.3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内容138
4.3.1大型活动人群安全管理138
4.3.2大型活动场地安全管理146
4.3.3大型活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53
4.4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方法与实例分析159
4.4.1大型活动安全的网格化管理159
4.4.2大型活动安全的责任矩阵管理161
4.4.3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实例——德国Love Parade音乐节踩踏事件161
关键术语166
复习思考题166
阅读材料166
问题讨论169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169
第5章城市综合体安全170
5.1城市综合体的风险特征与事故类型170
5.1.1什么是城市综合体170
5.1.2城市综合体的安全风险特征171
5.1.3城市综合体的典型事故案例172
5.2城市综合体安全问题分析173
5.2.1从“人”的角度分析173
5.2.2从“机”的角度分析177
5.2.3从“物”的角度分析179
5.2.4从“环”的角度分析180
5.2.5从“管”的角度分析181
5.3城市综合体风险识别与分析184
5.3.1风险识别分类和方法184
5.3.2“点”风险184
5.3.3“线”风险190
5.3.4“面”风险195
5.3.5实例分析198
5.4城市综合体安全监管体系建设209
5.4.1责任体系209
5.4.2技术体系210
5.4.3保障体系212
关键术语212
复习思考题212
阅读材料213
问题讨论215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215
第6章社区应急避难场所216
6.1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216
6.1.1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重要意义216
6.1.2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220
6.1.3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原则222
6.1.4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要求227
6.1.5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与管理229
6.1.6应急避难场所标识229
6.2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实例236
6.2.1北京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的意义236
6.2.2中心城人口密度239
6.2.3中心城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情况240
6.2.4避难场所用地分类、等级和场所建设类型245
6.2.5避难场所建设要求246
6.2.6避难场所建设必要的保障条件249
6.2.7规划实施条件250
关键术语252
复习思考题252
阅读材料252
问题讨论253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253
第7章社区风险评估技术254
7.1社区风险评估方法254
7.1.1社区风险评估概述254
7.1.2社区风险评估的内容254
7.1.3社区风险评估的步骤257
7.2致灾因子评估260
7.2.1致灾因子的基本内容260
7.2.2致灾因子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60
7.3脆弱性评估264
7.3.1承灾体脆弱性的基本定义和内容264
7.3.2脆弱性评估的步骤和方法265
7.4社区风险评估模型建立267
7.4.1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267
7.4.2建立城市社区风险评估模型268
7.4.3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269
7.5社区风险地图绘制270
7.5.1什么是社区风险地图270
7.5.2社区风险地图的内容271
7.5.3社区风险地图的绘制过程274
关键术语277
复习思考题277
阅读材料277
问题讨论278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278
第8章安全社区建设279
8.1安全社区概述279
8.1.1安全社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279
8.1.2国内外安全社区发展概况282
8.2安全社区建设标准与要求287
8.2.1创建安全社区的指导思想287
8.2.2建设安全社区的基本要求290
8.2.3安全社区专项安全指标要求291
8.3社区安全的建设程序与方法296
8.3.1社区安全建设的PDCA模型296
8.3.2根据“PDCA循环法”设计工作流程297
8.3.3安全社区建设的程序与方法298
8.4安全社区建设的保障机制302
8.4.1应急管理机制302
8.4.2专家咨询机制302
8.4.3宣传教育机制303
8.4.4国际合作机制304
8.4.5信息管理机制304
关键术语305
复习思考题305
阅读材料305
问题讨论307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307
第9章韧性城市社区安全308
9.1韧性社区概论308
9.1.1安全韧性社区的研究进展308
9.1.2城市社区发展中面临的棘手问题309
9.1.3韧性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310
9.1.4韧性城市社区表征维度311
9.2韧性社区评估框架与制度的设计312
9.2.1韧性社区表征要素312
9.2.2韧性社区的应急管理体制314
9.2.3韧性社区的应急管理机制316
9.3韧性社区建设的实践318
9.3.1韧性社区的建设试点与实践问题318
9.3.2中国韧性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319
关键术语320
复习思考题320
阅读材料321
问题讨论322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322
第10章农村社区安全323
10.1农村社区概论323
10.1.1农村社区的一般特征323
10.1.2农村社区的新特征324
10.1.3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和要求326
10.1.4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类型328
10.2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329
10.2.1农村社区政治体制建设329
10.2.2农村社区文化建设331
10.2.3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333
10.3新农村社区的安全问题336
10.3.1新农村建设中的安全问题336
10.3.2新农村发展建设中安全问题产生根源338
10.3.3解决新农村发展建设中安全问题的基本对策340
关键术语342
复习思考题342
阅读材料342
问题讨论345
本章延伸阅读文献345
附录346
附件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
工作的指导意见346
附件2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 9001—2006)350
附件3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356
附件4北京市安全社区管理办法(修订版)361
参考文献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