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后的清代,在崇安茶区为官的知县陆廷灿,因擅长采茶、蒸茶、试汤、候火等制茶工序,便依照陆羽《茶经》之目录,草创了.一本<续茶经》。该书虽名为《续茶经》,但并非在陆羽著述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是重新独立论述,旁征博引,最终形成了洋洋洒洒十万言的《续茶经》。该书涉猎清代之前的所有茶史资料,论述非常公允,且颇为实用,因而成为清代的一部茶书,也是我国迄今为止的一本古茶书,陆廷灿由此被世人称为“茶仙”。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茶经·续茶经》对这两部著作予以辑录,并进行了注解翻译。两部著作的目录结构一致,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十章。对每一章节,我们兼顾了文章大意的准确性与读者阅读的体验感两个方面,将每章内容分成了若干片段,每一个片段又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便于读者翻阅。
神农尝百草,一日身中七十二毒,却因偶然发现并饮用了茶,得以化解体内的所有毒素。于是,茶首次以药的身份,低调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随后的千百年里,勤劳的中华儿女开始种茶、饮茶、鉴茶,在这个过程中,一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茶文化也悄然形成,并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文化,自然离不开相关的书。纵观华夏历史长河中卷帙浩繁的茶论著作,其中有两本颇为引人注目一一一本为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另一本则是近千年后清朝人陆廷灿所著的《续茶经》。
陆羽,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自幼年起,一生闭门著书,不愿人世为官。安史之乱后,专精于茶道的研究,终成《茶经》一书,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影响颇深,世人因此尊称他为“茶神”和“茶圣”。
陆羽所著《茶经》不足八千言,却涵盖了茶叶本源、器具、制造、冲泡方法等内容。《茶经》共分为十章,扼要凝练地阐述了我国古代茶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也是一本极具史料价值的著作。唐朝时期,回纥国为换得一本《茶经》,愿意以千匹良马作为代价。而当《茶经》走向世界后,更是被译成了多种语言,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品读。
数百年后的清代,在崇安茶区为官的知县陆廷灿,因擅长采茶、蒸茶、试汤、候火等制茶工序,便依照陆羽《茶经》之目录,草创了.一本<续茶经》。该书虽名为《续茶经》,但并非在陆羽著述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是重新独立论述,旁征博引,最终形成了洋洋洒洒十万言的《续茶经》。该书涉猎清代之前的所有茶史资料,论述非常公允,且颇为实用,因而成为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本古茶书,陆廷灿由此被世人称为“茶仙”。
本书对这两部著作予以辑录,并进行了注解翻译。两部著作的目录结构一致,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十章。对每一章节,我们兼顾了文章大意的准确性与读者阅读的体验感两个方面,将每章内容分成了若干片段,每一个片段又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便于读者翻阅。
由于版面篇幅的限制,我们对《茶经》进行了全文辑录,并给出相应的注解与翻译;对陆廷灿的《续茶经》进行了节选,注解并翻译了第一至第八章的难点,同时将我们译注过程中的疑点一并进行了标注,供读者在阅读中参考。第九、第十两章多为相关信息汇总与诗文摘抄,内容相对简单易懂,故未进行注解翻译。
因时间仓促,译注过程中难免出现纰漏,加上部分内容过于专业,或已不可考证,此次译注必然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茶道爱好者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中肯意见。在此向所有翻开此书,准备阅读的读者表示感谢。
茶经
一、茶之源
二、茶之具
三、茶之造
四、茶之器
五、茶之煮
六、茶之饮
七、茶之事
八、茶之出
九、茶之略
十、茶之图
续茶经
一、茶之源
二、茶之具
三、茶之造
四、茶之器
五、茶之煮
六、茶之饮
七、茶之事
八、茶之出
九、茶之略
十、茶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