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适应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而编写的,内容包括牛、猪、马的解剖生理,禽、犬、兔的解剖生理特征及应用解剖概要和实验实训四个部分。为了适应人们的逻辑思维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将解剖和生理分开编写,解剖部分重点介绍牛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猪和马只比较其内脏特征。各种动物的生理功能放在一起介绍。为使本课能和专业课更好地衔接,还特意增加了实践中最实用的应用解剖内容,这是本类教材以往任何一版都没有的。实验实训集中附于书后,便于随时选择开设。书中带有“*”号的小字部分为选修内容,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了解有关内容学习之用。本书在编写中特别注重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特征性尽量用显而易见的表格方式列出,一目了然。 我国畜牧业发展要想改变以上不利条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本教材是依据《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编写的,供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使用。
本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总体设计思想,依托教学单元课程的改革实践和省级精品资源课建设成果,遵循淡化学科体系,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编写。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根据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实际需要确定教材编写内容和顺序。将原先章节内容进行整合,添加了动物实地解剖。并按照知识从简单到复杂、能力从单项培养到综合训练认知规律,确定六个模块编排顺序。每个模块通过任务驱动进行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材中还增加了与任务有关的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的拓展知识。
2 每个模块均细化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使学生通过完成相关的教学单元任务后,不仅练就了专业基本技能,习得相关的专业基本知识,还培养了与人沟通合作等社会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 在教材设计中充分体现教学单元式教学中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教学阶段的内容,而且分别以学习任务单、任务资讯单、相关信息单、计划单、决策实施单、材料设备清单、作业单、效果检查单、评价反馈单等形式编排到教材中。
4采用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的模式。编者队伍具有丰富的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教材内容及所设计的教学单元和任务贴近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工作的实际。
本教材具体编写分工:模块1,模块2的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2任务1由任丽哲编写;模块3由白彩霞编写;模块4和5由聂明达编写;模块2教学单元2的任务2和模块6由薛琳琳编写;拓展知识由刘静编写;图片搜集和处理由李娟完成;陈文彬负责教学单元设计。最后由白彩霞统稿,丁玉玲审定。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白彩霞,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副教授,教龄15年,长期从事畜牧兽医相关专业课程教育与研究,主要教学对象为本专科生,编有相关教材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学习情境1 被皮系统
学习情境2 运动系统
学习情境3 内脏
学习情境4 循环系统
学习情境5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