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分4篇,共14章,聚焦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第1篇是对外开放与宏观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包括第1-4章。具体内容研究: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FDI对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与增长互动,FDI的增长溢出与空间效应。第2篇是对外开放与企业经营绩效相关问题研究,包括第5-7章。具体内容研究:OFDI、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研发强度、出口调节与企业经营绩效,出口强度、研发调节与企业经营绩效。第3篇是对外开放与技术创新的相关问题研究,包括第8-10章。具体内容研究:FDI与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和溢出关系,FDI、所有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FDI和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第4篇是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相关问题研究,包括第11-14章。具体内容研究: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建设思路,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回顾、问题与展望,“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可持续发展。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外资,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发展生产、促进出口,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在四十多年间实现了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中国[本书指除中国港、澳、台地区外的31个省(区、市)]经济总量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36倍以上,人均收入增长了25倍以上,经济发展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国对外开放的成绩斐然。然而,近年来“逆全球化”的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为推进深度对外开放,应对“逆全球化”的现象,推出了建立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等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在中央政府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2020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尾期,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期,然而世界经济却在此时迎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黑天鹅”事件。由于国家之间的文化、治理能力的差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了主要疫情国家的生产、就业和对外贸易。人类已经有几千年和病毒做斗争的历史,人类与病毒做斗争的经验和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已经为人类应对病毒提供了足够的医疗手段和技术支撑。人类终将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放和贸易终将重新成为全球化的主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①在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深化对经济规律的认识,采取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和稳步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共享”“促转型”“促创新”“促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本书汲取以往的研究成果,旨在通过问题提出、前沿理论研究、计量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对外开放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内在机理,研究影响稳步推进中国对外开放问题的制约瓶颈和现实对策,为在更高质量水平上进一步推进中国对外开放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首先,从贸易开放、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层面,探索对中国劳动收入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现实特征,提出提高劳动收入比重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其次,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出口强度和研发强度层面,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和存在问题,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和实现路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再次,通过研究FDI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和溢出的关系,FDI、所有制差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FDI与中国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揭示FDI影响中国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的机制和路径。最后,从自贸区的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层面.研究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建设思路、实施瓶颈、境外合作等,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国对外开放国家战略的政策建议。
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理论层面通过构建相应的数理模型和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贸易开放、FDI影响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结合研发强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中国企业OFDI和出口强度等企业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从竞争和溢出维度,廓清了FDI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相互影响的路径和内在机理,以及FDI对中国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和内在机理;从开放战略的维度,提出了中国国内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现实路径,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OFDI与国内产业升级的互动特征、内在机理以及境外经贸合作的发展特征、相关瓶颈和推进路径。
第二,本书聚焦影响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若干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提炼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可供高校教师、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在后续相关研究中作为研究借鉴,亦可作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教学方面的参考材料;研究得出的创新性观点和主要发现以及提出的政策建议,可供政府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者和政策研究人员作为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的参考。
本书分4篇,共14章,聚焦研究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第一篇是对外开放与宏观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包括第1~4章。本篇具体研究: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FDI对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与增长互动,FDI的增长溢出与空间效应。第二篇是对外开放与企业经营绩效相关问题研究,包括第5—7章。本篇具体研究:OFDI、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研发强度、出口调节与企业经营绩效,出口强度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经营绩效。第三篇是对外开放与技术创新的相关问题研究,包括第8~10章。本篇具体研究:FDI与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和溢出关系,FDI、所有制差异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FDI和国家技术创新的关系。第四篇是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相关问题研究,包括第11~14章。本篇具体研究: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建设思路,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回顾、问题与展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可持续发展。
本书各章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主要发现如下。
第1章通过构建一个两国、三商品、三部门的理论模型证明了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具有“要素价格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净效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利用中国29个省(区、市)①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出现背离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的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负的技术进步效应削弱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但剔除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比重的负向影响之后,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变为显著且为正。除此之外,近年来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作用减小了,其原因是出口结构的改变导致出口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作用减小。
第2章通过构建一个符合新兴经济体特征的理论模型,证明FDI的市场占有率对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两者之间呈“U”型关系。FDI增加初期外资企业工作的机会较少,劳动者劳动收入比降低;FDI增加突破“拐点”,劳动者劳动收入比开始上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FDI的市场占有率对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影响除了具有明显的“U”型特征外,还受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不同区域特征的影响。
胡晨光(1973-),江西南昌人,男,2009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企业国际化与研发)。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重点基金、浙江省社科重点基金等各类项目10余项,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家》、《学术月刊》、《国际贸易问题》、《社会科学战线》、《中国人口科学》、《财经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发表论文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2014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多次。第二作者(简介,略)第三作者(简介,略)
第一篇 对外开放与宏观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第1章 贸易开放、技术进步效应与劳动收入比重
1.1 引言
1.2 理论模型
1.3 实证研究
1.4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2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收入比重变化
2.1 引言
2.2 影响劳动收入比重的内在机理
2.3 数据说明、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2.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3章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
3.1 引言
3.2 模型建立及分析
3.3 实证分析
3.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4章 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溢出与空间效应
4.1 引言
4.2 溢出途径和经验证据
4.3 数据与模型
4.4 结果分析
4.5 结论与讨论
第二篇 对外开放与企业经营绩效相关问题研究
第5章 对外直接投资强度、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统计描述
5.3 模型设定、数据说明与实证分析
5.4 总结性评论
第6章 研发强度、出口调节与企业经营绩效
6.1 引言
6.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6.3 研究设计
6.4 描述性统计
6.5 回归结果分析
6.6 结论
第7章 出口强度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经营绩效
7.1 引言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3 研究设计
7.4 描述性统计
7.5 实证分析
7.6 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三篇 对外开放与技术创新的相关问题研究
第8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竞争还是外溢?
8.1 文献综述
……
第四篇 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相关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