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曾小平先生继《论语疏译》后推出的又一力作。书中体例为原文、注释、译文、随记四部分,原文以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德经》为底本,个别章节参校王弼本和他本,分章依次疏译。注释部分是全书重点,作者对重点字、词、句都做了注释。以字书、例句、前人注解为依据,以求知其言而知其所以言。
自 序
两千多年前,西北函谷关,山道弯曲,一位长须飘逸的老人,倒骑青牛,由东而西前行。关令尹喜知其为高人,请为著书。司马迁《史记》记曰:“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五千余言著述,就是以下要讲的《道德经》。我在《论语疏译》自序中曾说:“中国文化之主体,不外乎儒、道、释三家。无论你是否学乎三家,它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浸润之力,无处不在。”南怀瑾有一个精彩比喻: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就是说,治病离不开道家。人总要生病,我们□好在生病之前就学一学道学宝典《道德经》。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作,是迄今为止国外翻译出版□多的一部中国著作,与另一部经典《周易》交相辉映,光照人类。自它诞生以来,随着岁月流逝,留下众多不同的版本。重要版本简述如下:
郭店楚简本,以下简称郭店本,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楚墓,残缺甚多。马王堆帛书甲、乙本,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以下简称帛书本,甲乙互补,基本完整。北京大学藏汉代竹书本,□01□年出版,简称汉简本。想尔本,出自汉代,清末发现于敦煌莫高窟,只存《道经》部分,今人饶宗颐曾作校注。严遵本,汉代严遵注本,宋代之后仅存《德经》部分,以前多认为是伪书。傅奕本,传说来自项羽妾冢,较为散乱。河上公本,河上公乃汉代隐士,著《河上公章句》存世。王弼本,魏晋传本,流传广泛,影响深远。魏晋之后,注本甚多,不一一罗列。
本书以帛书甲本为底本,残缺文字以帛书乙本补上,再有缺失,则参校汉简本和王弼本补齐。
《道德经》是一部纯理论哲学经典,其文字风格、用词遣句迥异于先秦诸子,别具一格。本人注释力求简洁,以经注经,以老子注老子,以道家注道家。注重分析梳理经文的内部逻辑和前后的贯通。
二十年前,我□□次拜读《道德经》,当时的读本是刘康德先生的《老子直解》。读毕,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每个初读《道德经》者,无论是何读本,大概均有同感。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文的内部逻辑难以梳理。随后的日子,读了诸多不同的注解类书籍。由于《道德经》实在是太难理解,一个人想全面贯通实属不能。我愿意把自己研读诸多名家解说的心得,在此呈献给读者,或许可为大家省去诸多麻烦,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小平,广东韶关人,现居深圳,国学研究者,古典音乐乐评人。□013年出版《论语疏译》,深受读者喜爱和专家好评。作者系统学习研究?《道德经》?多年。居家,常常挑灯夜读;外出,随身所带,必有?《道德经》?。作者对秦汉、魏晋以来的著名版本及注解都有所用功,相互比较,去伪存真,除繁留简,梳理逻辑,有所心得,更废寝忘食数载,撰成书稿,以飨大家。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一、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如果可以讲述,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个道是名词,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概念,规则、道理之义。第二个道是动词,讲述之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嚣。”《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讲述的主体必然是人,人是□□句话的逻辑主语。赵又春训此道为指导,则动词的逻辑主语为□□个道字,与后面的“名可名”不能一致。此不从。《庄子·知北游》《文子·微明》《淮南子·道应训》并言:“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韩非子·解老》:“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韩非子》所云甚是。道不可道,是因为“无定理”,就是没有具象,没有具象就没有名称,没有名称之事物从何而“道”之?圣人强名之为“道”,才可以言道。这里的“恒”字,王本作“常”,是避汉文帝讳。在王本《道德经》中,我们看不到“恒”字,都改为“常”了,是避讳改字。《说文》:“恒,常也。”在古代,两字义同,但现在有一点差别,改字容易误会文义。
二、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名字可以命名它,但不是恒久不变的名。汉简的第二个“名”字作“命”,命名之义尤为明确。名,指道名。严遵《老子指归》:“有名,非道也;无名,非道也。”河上公注:“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十二章:“道恒无名。”《庄子·知北游》:“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三、
无名,万物之始也:无名的道,是万物的起源。无名,不知名,不著名。物不出名,则徒有虚名,有而若无,就是今天所说的“无名之辈”的“无名”之义。三十二章:“道恒无名。”四十章:“道殷无名。”《国语·晋语一》:“为人子者,患不从,不患无名。”始,起源,本原。这句话,句型有如《荀子·王制》中的“天地者,生之始也”。老子说这话的意思是,万物都是遵循道的运行规则而产生,而并非说道是产生万物的母体。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正是此句与下句的意思。宋代始有学者在“无”下断句,王安石、司马光、苏辙是也,影响深远,直至今日。殊不知“无名”乃老子惯用词组,且常称道无名,凡五见于经文。三十二章:“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三十七章:“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又:“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四十章:“大象无形,道殷无名。”唯有以“无名”断句,才与老子行文习惯符合。二十五章“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可作“有名”和“无名”之
注解。
四、
有名,万物之母也:有名的道,是万物的母亲。有名,知名,著名。《列子·杨朱》:“今有名则尊荣,亡名则卑辱。”母,母亲,母体。与上面的“始”字义近。二十五章:“可以为天地母。”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母,照顾、呵护。《说文》:“母,牧也。从女。像怀子形,一曰,像乳子也。”(牧,牧养也。)所以,这里母亲的意义是呵护的化身,而不是生产的意思。老子给“道”命名了很多名称,如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五、
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总是无欲无求,以观察道的微妙。无欲而致虚静,虚静则可见道之微妙。其,指代道,非指万物。王本“欲”下连“以”字,有学者主张“欲以”连读。此不从。理由有四:一者,帛书甲、乙本“欲”下并有“也”字,故“欲以”不可能连读。二者,严遵云:“无欲者,望无望。”是以“无欲”为逗。三者,若“无”后断句,则“无”和后句的“有”当作一对哲学概念,既冲淡了对道的阐述,也来得突兀。四者,无欲一词,为老子惯用语,如三章:“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三十四章:“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五十七章:“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六、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总是有所欲求,去观察道的要求。有欲,是谓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观察。徼,要求。《玉篇》:“要也,求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此用作动词,故用所字结构。王本没有“所”字,后人多以名词解释“徼”字。帛书二本、汉简本均有“所”字,弥足珍贵。
七、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两者同一出处,不同的名字,同样是讲述道。两者,谓“妙”与“徼”,是道的两种表现。自汉至今,“两者”所属,注家已将经文中两相对应的词语讲遍,纷纭难辨。我认为应该遵循近指原则,至近者,前句之“妙”与“徼”也。谓,称呼。五十九章:“蚤服,谓之重积德。”
八、玄:玄妙,奇妙。五十六章:“是谓玄同。”
【译文】
道者,如果可以言说,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名字可以命名道,但不是恒久不变的名字。无名的道,是万物的起源。有名的道,是万物的母亲。总是无欲无求,以观察道的微妙;总是有所欲求,以观察道的要求。这两者同出于道,不同的名称讲述同一对象。玄妙又玄妙,是众多玄妙事物的门户。
【随记】
本章难点在概念太多,很难做到章旨的首尾贯通。这是《道经》的首章,应该自始至终不离对道的阐述。首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明白无误告诉我们道是主角。“名可名”是顺着首句说话,讲道的名字。无名,言道之无名;有名,言道之有名。无名之道孕育万物,有名之道呵护万物。“观其妙”者,观“道”之玄妙;“观其徼”者,观“道”之要求,循道而行。“两者”谓道之妙与徼。“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是道还能是什么?以“道”为主线贯穿全章去分析理解,一切模糊将变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