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洞诠》,清·沈穆撰,成书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5):本草洞诠》二十卷,卷一至卷十八将药物分为水、火、金石、土、谷、果、菜、草、木、服器、人、禽、兽、鳞、介、虫十六部,共计载药657种。每药先述其别名、来源、分类,再论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用药机理、诸家之说等。卷十九、二十为用药纲领,计有气味阴阳、升降浮沉、五运六气、脏腑虚实寒热主治之药、寒热虚实各有真假、用药参伍等24论。是书精研物理,博极药食,既助疗病,亦助养生,颇切实用。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5):本草洞诠》本次整理以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吴兴沈氏家刻本为底本。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
第一卷 水部
雨水
露
霜
腊雪
冰
明水
半天河水
流水
井水
山岩泉水
阿井水
汤泉
盐胆水
地浆水
热汤
生熟汤
第二卷 火部
阳火阴火
燧火
桑柴火
炭火
芦火竹火
艾火
火针
第三卷 金石部
金
银
铜赤铜自然铜铜青
铅铅粉铅丹密陀僧铅霜
锡
铁钢铁铁落铁华粉
玉
琅玕
珊瑚
玛瑙
宝石
玻璃
水精
云母
白石英
紫石英
丹砂
水银
轻粉
银朱
灵砂
雄黄雌黄
石膏
滑石
赤白石脂
炉甘石
无名异
石钟乳
石灰
浮石
慈石
阳起石
代赭石
禹余粮
空青
石胆
磐石
砒石
礞石
花乳石
麦饭石
石燕
盐
芒消
玄明粉
焰消
硇砂
硼砂
石硫黄
矾石
绿矾
第四卷 土部
白垩土
黄土
东壁土
太阳土
伏龙肝
百草霜
墨
冬灰
第五卷 谷部
粳
糯
稷
黍
粟
……
第六卷 果部
第七卷 菜部
第八卷 草部上
第九卷 草部中
第十卷 草部下
第十一卷 木部
第十二卷 服器部
第十三卷 人部
第十四卷 禽部
第十五卷 兽部
第十六卷 鳞部
第十七卷 介部
第十八卷 虫部
第十九卷 用药纲领上
第二十卷 用药纲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