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70 元
丛书名:中国区域环境变迁研究丛书 ,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当前图书已被 6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姚文波 著,王利华 编
- 出版时间:2020/8/1
- ISBN:9787511144027
- 出 版 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P931.6
- 页码:42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改革开放前,陇东当地人往往根据两个要素——胖瘦和穿着来判定一个人的身份。那时候几乎看不见胖子,偶尔看见一个,这人多半是干部或者工人——“吃公家饭”或“吃国家饭”的“公家人”。而拥有一张菜黑色脸的瘦子一定是农民。同样的结论从衣服上补丁的大小和多少亦可得出。这与当时的工资标准一样,阶级成分和等级地位决定一切。
我的家乡位于陇东盆地中部,中国黄土高原上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庄。如果非要说出一点特色,那就是贫困。太多的记忆与贫困有关,其中最深刻的记忆是饥饿。
改革开放前,陇东当地人往往根据两个要素——胖瘦和穿着来判定一个人的身份。那时候几乎看不见胖子,偶尔看见一个,这人多半是干部或者工人——“吃公家饭”或“吃国家饭”的“公家人”。而拥有一张菜黑色脸的瘦子一定是农民。同样的结论从衣服上补丁的大小和多少亦可得出。这与当时的工资标准一样,阶级成分和等级地位决定一切。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班同学A君,家里人口多、饭量大,生活相对困难,几乎每次带到学校的馍都是菜团子。另一位B君家里有两位“吃商品粮的”①工人,固定供应的粮油能适当补贴一下,生活相对好一些。他带的馍含菜量小得多,偶尔还能吃上白面馍。有一天B君吃炒豌豆(在20世纪70年代是不可多得的食材),A君眼巴巴地盯着B君不停咬合的嘴,跟在后面转圈子。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向B君索要却没有得到。对于从小饱受饥饿折磨的人来说,不吃嗟来之食纯属忽悠人的无稽之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董志塬概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现代侵蚀沟地貌年龄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样点流域地貌复原研究方法简介
第三章 董志塬样点流域
第一节 春秋以来南小河沟流域地貌的演变
第二节 米王秦汉古城遗址、董志旧城与崆峒沟的演变
第三节 西晋以来彭原古城附近沟谷的演变
第四节 店子古镇的兴废与店子水沟的演变
第五节 驿马关与清以来驿马西沟的发育
第六节 近五十年来深入董志塬塬面沟头的发展情况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对比样点流域
第一节 早胜塬(一)——明代早胜古镇与固益沟的演变
第二节 早胜塬(二)——唐蔡公墓与元代以来官草沟的演变
第三节 长武塬——唐宜禄县遗址、明清长武县城与鸦儿沟的演变
第四节 平泉塬——唐以来方家沟流域地貌的演变
第五节 孟坝塬——彭阳古城及井沟的发育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历史时期董志塬地貌演变
第一节 历史时期董志塬地貌的演变特征
第二节 董志塬塬面地貌复原图及其制作说明
……
第六章 驱动因素:自然因子
第七章 驱动因素:人类活动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