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现状的分析, 明确了目前活态传承机制存在的问题, 廓清了从“非遗”保护视角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及其活态传承的认识。通过辨析各组成要素对传承系统运行的影响, 明晰了系统良性运行的关键, 阐明从业者素质和产品质量作为一个作用系整体是各要素产生作用的焦点, 据此提出构建有效活态传承机制的策略。
自序
2014 年是本书研究的一个关键节点。年初时,笔者基于前十年的研究成果,想要申报关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发展的课题,在撰写申报书时,隐隐发觉存在一些深层的问题未被明确出来,制约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原因并非此前所认识到的,还没有触及关键和根源。传统手工艺术行业的发展和技艺的活态传承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非是单纯的被常常提及的“人亡艺绝”,而是鲜有优质产品的出现。在与20 世纪的几个兴盛发展阶段所生产出的优质经典产品的对比之下,这一问题愈加明显。相较于20 世纪90 年代,21 世纪初的十年时间里,传统手工艺术行业的从业者规模已得到极大恢复和扩展。貌似得以缓解的“人亡艺绝”的危机,其实并未因现有从业者规模的增长而有所改善。“人亡艺绝”在现阶段不是表现为掌握关键技术和技艺诀窍的艺人的消逝造成
某种工艺技艺的退化或失传,而是在于即便保有众多的手工艺人却不能制造出优质的好产品,没有优质产品作为载体,一个门类的工艺技艺是无法得到有效的、可持续的延传的。基于对这一问题现象的探究,自认所做的调研准备还不够充分,于是放弃了原本的申报计划。其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对北京市的代表性工艺品类的工厂和大师工作室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研。同时,通过强化在各品类工艺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支撑自己的研究能在深层次展开。经过再度的调研和学习,对之前完成的关于北京民间手工艺保护发展、北京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了重新认识,形成了对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现状更进一步的认识后,于2015 年申报本课题的研究项目。
为了达到项目研究全面有效的开展,对应于主要的专业品类,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烈汉(承担陶瓷工艺类研究工作)、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文娟(承担刺绣工艺类研究工作)、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宋本蓉(承担髹漆工艺类研究工作)和中国工艺学术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王春(承担金属工艺类研究工作)作为课题组成员,几位老师进行的大量调研工作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丰富的资料。
结合传统手工艺术众多品类的分布情况,首先是选择多品类聚集地,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这些多品类聚集地是传统手工艺术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的缩影,又因为所处地理位置、地方人文、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各自发展变化的特色。其次是选取典型品类的代表性地区,例如,以玉雕著称的苏州市、扬州市、乌鲁木齐市、南阳市,以刺绣闻名的苏州市、成都市、台州市,以陶瓷见长的景德镇市、龙泉市、宜兴市,髹饰较为突出的扬州市、福州市、平遥县,以木雕闻名的东阳市、莆田市、黄山市,以竹雕闻名的象山县、黄山市,银花丝较为突出的成都市……研究不同工艺品类、不同经营形态、不同传承形式中技艺和文化的教授与学习。以北京市为例,将现阶段与2008~2010 年进行对比,很多方面的情况有着较大的改变。考察现行机制对其传承所产生的影响,比较不同的传承需求与现行机制之间存在的偏差。本课题的研究是在2005 年至2010 年两次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在纵向对比之外增加了横向对比。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问题,同时抽取其中的共性基础和具有内在关联的内容进行分析。
当前传统手工艺术行业存在的问题大体相似,而传承生态较好的范例则各有各的特点。由于是针对机制的优化,因此,需要在以上地区和品类中选取传承情况较好和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作为具体的研究个案,以从业者(传承人、艺徒、操作工人、院校毕业生等)和生产的产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以下单位,收集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工艺雕刻:北京玉器厂(玉雕),北京市的柳朝国大师工作室(玉雕)、崔奇铭大师工作室(玉雕)、张铁成大师工作室(玉雕)、田健桥大师工作室(玉雕)、于雪涛大师工作室(玉雕)、赵琦大师工作室(玉雕)、李东大师工作室(玉雕)、苏然大师工作室(玉雕)、北京象牙雕刻厂(象牙雕刻)、李春珂大师工作室(象牙雕刻);广州市的刘庆峰大师工作室(玉雕);苏州市的蒋喜大师工作室(玉雕)、蒋宏利大师工作室(玉雕)、俞挺大师工作室(玉雕);扬州市的扬州市玉雕厂(玉雕)、顾永骏大师工作室(玉雕)、扬州金鹰玉器珠宝有限公司(玉雕);乌鲁木齐市的樊军民大师工作室(玉雕);东阳市的黄小明大师工作室(木雕)、陆光正大师工作室(木雕)、冯文土大师工作室(木雕);莆田市的郑春辉大师工作室(木雕)、佘国平大师工作室(木雕);黄山市的蒯正华大师工作室(木雕);重庆市的杨满郎工作室(木雕);象山县的张德和大师工作室(竹雕);黄山市的王祖伟大师工作室(砚雕)、 洪建华大师工作室(竹雕)、吴正辉大师工作室(砖雕)、俞青大师工作室(砚雕)、江宝忠大师工作室(砚雕)、江立云大师工作室(砚雕)、黄山市黟县小石徽雕艺术研发公司(石雕)。
陶瓷:广州市的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的刘泽棉大师工作室和庞文忠大师工作室;景德镇市的刘远长大师工作室、饶晓晴大师工作室、景德镇忆器陶瓷文化有限公司;龙泉市的毛正聪大师工作室、夏侯文大师工作室;宜兴市的顾绍培大师工作室、鲍志强大师工作室、沈建强大师工作室、范伟群大师工作室、顾幼之大师工作室、邵国锋大师工作室;北京市的北京市工艺品厂。
刺绣:苏州市的姚建萍大师工作室(苏绣)、邹英姿大师工作室(苏绣)、姚惠芬大师工作室(苏绣)、王丽华大师工作室(苏绣)、薛金娣大师工作室(苏绣);成都市的郝淑萍大师工作室(蜀绣);上海市的钱月芳大师工作室(顾绣);台州市的林霞大师工作室(台绣);无锡市的赵红育大师工作室(精微绣);北京市的北京市剧装厂(京绣)。
髹饰:北京市的北京市金漆镶嵌有限公司(金漆镶嵌)、文乾刚大师工作室(雕漆)、殷秀云大师工作室(雕漆)、满建民大师工作室(雕漆)、李志刚大师工作室(雕漆);扬州市的扬州市漆器厂(雕漆、金漆镶嵌等);黄山市的甘而可大师工作室(犀皮漆);福州市的郑益坤大师工作室(脱胎漆器);平遥县的薛生金大师工作室(推光漆);廊坊市的廊坊市珍艺工艺品美术有限公司(脱胎漆器)、南汉建辉工艺品厂(雕填漆器)。
金属工艺:北京市的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靛庄花丝厂(金银胎珐琅)、程淑美大师工作室(花丝镶嵌)、袁长君大师工作室(花丝镶嵌);上海市的老凤祥公司(花丝镶嵌);成都市的倪玉成大师工作室(银花丝)。
其他:南通市的焦宝林大师工作室(扎染)、吴元新大师工作室(蓝印花布);苏州市的范玉明大师工作室(缂丝);东阳市的何福礼大师工作室(竹编)、卢光华大师工作室(竹编);北京市的黄双水大师工作室(内画);黄山市的吴成林墨厂(徽墨);同仁县娘本大师的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唐卡)。
院校:北京市的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北京轻工技师学院;上海市的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乌鲁木齐市的新疆职业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宜兴市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荆州市的湖北民间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传承院;景德镇市的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相关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上海海派玉雕协会、上海新世界公司;广州市的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广州市工艺美术协会;扬州市的扬州市工艺美术集团公司、扬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和田玉信息联盟。
在本次研究中还参照了2005~2006 年所参与的关于北京民间手工艺方面的研究,以及2007~2010 年所做关于北京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的部分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再分析、再认识,将自身的认识予以补充、完善和修正。当研究范围扩展到全国范围、涉及更多样品类时,在北京市所表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普遍内容之外,不同省市、地区、工艺品类之间还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范式,而这些局部或个体的表现对整体的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机制的优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课题的结项应该只是给关于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机制研究开了一个头,需要持续进行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并且,希望借此能引起更多的传统手工艺术的参与者对于活态传承认识的关注和探究。如果缺乏充分和科学的认识,片面地施加于传统手工艺术的“保护”和“扶持”措施会引起更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传统手工艺术的活态传承越来越偏离其本应的轨道和目标。
吴南
2020 年3 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