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舞蹈是典型的民间艺术,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赣南采茶舞蹈研究》立足客家文化视角,结命赣南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等特点,对赣南采茶舞蹈的生成原因、历史流变、独特载体、凤格特征、演出样式、综合体现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继承、创新和普及是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基本途径。
从赣南师范学院毕业分配至上犹县文化馆从事舞蹈工作,正是全国上下普查收集抢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时,学界称之为“十大集成”工程(国务院工程)。毫不意外,这项工作的民间舞蹈普查收集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其间用了5年的时间从事赣南民间舞蹈集成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田野作业,为赣南采茶舞蹈收集、整理和研究做了充分准备。之后在赣州市群众艺术馆从事舞蹈专业工作,从事舞蹈创作(近百个创作作品)与辅导15年。后又回到母校从事舞蹈教学至今。不算一辈子也是大半辈子的心血给了赣南采茶舞蹈。可以说,赣南采茶舞蹈成了我生命存在的方式。把我几十年来对赣南采茶舞蹈的(田野作业、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心得与感悟、希冀与夙愿写成一本具有系统结构的书,力避就事论事,力争立体呈现,融通俗性、知识性、观赏性、系统性、学术性于一体,为一茬一茬的莘莘学子写一本系统而全面的教科书,既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乐事,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赣南采茶舞蹈的立体呈现,我指的是本书的内容结构。第一章揭示的是赣南采茶舞蹈的生成之因,深掘赣南采茶舞蹈的文化之根;第二章揭示的是赣南采茶舞蹈的流变之势,梳理赣南采茶舞蹈的历史沿革;第三章从舞蹈的本体出发探寻赣南采茶舞蹈的动作形态,勾画出赣南采茶舞蹈的独特之处;第四章超越以往“三大技巧两大模拟”的研究,从六个方面提炼总结,呈现赣南采茶舞蹈风格特征的全貌;第五章我想扩展我们的研究视野,归纳出赣南采茶舞蹈三种演出样式;第六章揭示的是赣南采茶舞蹈的呈现之状,正面描述赣南采茶舞蹈的方方面面;第七章揭示的是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趋势,承前启后把握未来走向。七章结构是我所追求的时间和空间的立体呈现。但是,眼比天高,才比纸薄,敬请批评指正。
赖丹,中困舞蹈家协会会员。任职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舞蹈编导、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练、舞蹈教学与实践研究等课程的教学以及舞蹈理论的研究工作。创作指导的舞蹈作品获***奖14项、省级奖47项。中国文化部文华编导奖、群星奖创作银奖和辅导银奖、蒲公英奖金奖的获得者。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特征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在《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艺术百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赵元泽,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博士。任职于赣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文学评论。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基本结构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艺如其人
第一节 狭小的生存天地
第二节 放达的精神世界
第三节 机智的生存艺术
第二章 赣南采茶舞蹈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茶叶与茶业:赣南采茶舞蹈的生存土壤
第二节 茶道和茶艺的创造:赣南采茶舞蹈的准备期
第三节 茶歌和灯彩的结合:赣南采茶舞蹈的萌生期
第四节 茶舞和茶戏的互动:赣南采茶舞蹈的成熟期
第五节 双百方针促成了赣南采茶舞蹈的丰收期
第六节 “手脚时时变,口音日日新”
第七节 承前启后,融会贯通
第八节 赣南采茶舞蹈的代表人物
第三章 赣南采茶舞蹈的基本载体
第一节 本体丰盈的肢体语言
第二节 别具一格的肢体语言
第三节 赣南采茶舞蹈元素图谱(DNA图谱)
第四章 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特征
第一节 诙谐幽默:赣南采茶舞蹈的精神气质
第二节 唱念带舞:赣南采茶舞蹈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男矮女高、男走女摇”:赣南采茶舞蹈的基本动律
第四节 “三韵”:赣南采茶舞蹈身体动作的基本韵味
第五节 “四变”:赣南采茶舞蹈队形变换的基本路线
第五章 赣南采茶舞蹈的演出样式
第一节 民俗活动中的灯彩样式
第二节 喜庆活动中的歌舞样式
第三节 审美娱乐中的戏剧样式
第六章 赣南采茶舞蹈的综合体现
第一节 明快活泼的音乐节奏
第二节 象征的舞台道具
第三节 夸张的舞台服饰
第七章 不断的艺术升华
第一节 继承:没有无根的艺术
第二节 创新:没有不变的传统
第三节 普及:来自民间回到民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