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在高更的画作中,我们听到了原始的探问。
高更的一生是一段传奇,为了追求远方的自然与原始生活,他抛弃世俗的偏见与标准,毅然放弃股票经纪人的工作,抛妻弃子,逃离现代文明,前往塔希提岛,寻找本真原始的生命之美。
高更是后印象派画家中的巨匠,他的画风独特,轮廓鲜明、形体简单,节奏明快,具有音乐感与装饰效果,洋溢着神秘的象征色彩与原始情调。
在这本高更的传记中,艺术史学家斯特凡纳·盖冈为我们讲述了一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为追寻艺术而殉道的故事,书中收录了高更的油画、版画、书信、雕塑与陶瓷,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旅途见闻、形式语言与艺术技法等融为一体。
1.法国知名艺术史学家倾情撰写,巧妙结合人物传记与艺术鉴赏,全新角度、立体呈现高更的传奇人生
2.内容详实,配图精美,精准呈现经典案例,沉浸式体验高更的艺术作品
3.16开精装便携口袋本,全彩印刷,匠心工艺,开本典雅、适手,可180°平摊阅读,亦是礼品书佳选
引言:以出发的名义
水手的画作,小偷小摸的艺术,没有创意,毫无品味!这是1893年末,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对这位他不久前引领入行之人的看法。事实上,在杜兰德-鲁埃尔(Durand-Ruel)的画展上,保罗﹒高更的画作汇集了他在塔希提初次逗留的成果,而这一成果坚决地站在以杜兰德-鲁埃尔为象征的印象派的对立面。这种多方面的强烈碰撞在毕沙罗身上激发的只有轻蔑,他对自己的儿子吕西安(Lucien)说,如果说高更的展览“受到文人们的赞赏”,画家们的态度则是一致的,他立刻纠正道:“(他们)觉得这种艺术太过于波利尼西亚了,德加喜欢,莫奈、雷诺阿等人都觉得它很糟。”尽管开头有所让步,但接下来的评价却急转直下:“高更当然不缺乏才华,但他总是偷猎别人的土地,今天,他劫掠了大洋洲的野蛮人!”我们知道,在文学先锋派看来有些过时的毕沙罗的作品,所做的不只是与这位后生决裂而已。被这种自己无法理解的艺术超越,高更曾经的导师也成了其流言的制造者。我们这位皈依于象征主义和野蛮热带海洋的偷猎者因而分裂了。毕沙罗也记下了菲利克斯﹒布拉克蒙德(Félix Bracquemond)针对高更笔下棕红色土地的攻击性言论:谁也没有捕捉到了他们闻所未闻的神奇,这些天真的人,在这里只看到了水手的剽窃和小伎俩……
走私和旧货
19世纪90年代早期,新式的审美改头换面,也来到了大陆。外出写生备受印象派画家的追捧,日常生活的诗意和堕落的氛围已然存在。自从发现阿旺桥(Pont-Aven)以来,高更变得更加有主见,他对波利尼西亚醉心不已,并打算令巴黎人也为之着迷—通过他笔下看上去有些闷闷不乐的瓦希内,那些神奇的祭拜场景或通灵的恐惧,以及粉红色的潟湖和塔希提岛令人惊叹的植被,它们与其最近的画作一样华丽。这些画作拥有无法辨认的标题,高更以更加真实的方式称呼它们,比描述更加原始,更加符合催生其照耀于画布之上的梦。他同自己的一位偶像德拉克洛瓦(Delacroix)一样,认为绘画必须首先再现艺术家的内在思想!他没有放弃一直激励自己的对真理的渴望,也不否认库尔贝、德加和马奈带给他的影响,他完完全全地在别处冒险。高更拒绝受到严格的自然主义和谨慎的世俗主义的限制,对神圣的需要以及对肉体的野性召唤都充耳不闻。面对如此多的“倒退”,进步的毕沙罗谴责他曾经的门徒像水手一样,贪婪地吞食着色情淫荡和狂热宗教,风格随意或是范式陈旧。更糟糕的是,他像走私者一样。高更在最不一致的视觉传统(无论是否属于欧洲)中建立起引人瞩目的丰富对话,他多样的才华与之相连,这些都已超越了毕沙罗的判断。
一朝为水手……
毕沙罗的尖酸和严酷从此将这两个男人、两位艺术家分隔,但这当中不乏一部分真实。除了高更,没有哪一位画家能够如此浪荡漂泊,并且能够如此在造型的语言中融入旅行精神以及旅行带来的文化冲突。这种双重必要性使得他像其喜爱的诗人一样—写《海风》的马拉美、吟《醉舟》的兰波,以及最为重要的,痴迷于克里奧性(créolité)的《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作者波德莱尔。高更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水手,从阿旺桥的美国人到“好朋友”凡高,人们用来描述他的词汇总是显得那么不可调和— 温柔和粗鲁,高贵和病态,敏锐和下流,能够博引《圣经》,繁征莎士比亚或魏尔伦(Verlaine),也能声嘶力竭地唱出下流歌曲。轻佻的性爱,深沉的怀乡,对意外的追寻,将大洋之上的流亡者们紧紧连接在一起……高更的祖上与秘鲁有着不解之缘,其中包括自由思想家弗洛拉﹒特里斯坦(Flora Tristan),因此年轻的高更自17岁起就离开家来到海上。6年的海上生活使他成长为一个男人,他远离了1870年的战乱,远离了俗世礼仪。他终身打上了大海的烙印。正如这本书所做的,我们无法在讲述其人生时忽略掉他自愿选择的流浪经历,这位颇晚才投身绘画的男人,在画作中记录自己的旅行,以及那些真挚、惊叹、悔意和妄想所蕴含的意味。高更因而养成了难以更改的习惯。无论是在普尔迪(Pouldu)或是在巴黎,他喜欢拨弄自己的曼陀林—这是他绘画中常见的乐器。高更最常用的签名是著名的“P. Go”。
斯特凡纳·盖冈(Stéphane Guégan)是法国知名艺术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他主要研究 19 世纪的法国艺术与文学评论,并为奥赛博物馆、巴黎大皇宫策划相关展览。目前,他出版的著作包括《若利斯 - 卡尔·于斯曼》(Joris-Karl Huysmans )、《泰奥菲尔·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