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探析》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生命化教育概述,为此书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进行阐释,并就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心理求助等问题进行分析;第三章、第四章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与探究,为《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探析》后几章介绍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以及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提供一定依据;第五章为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及教育措施;第六章对从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进行分析;第七章对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对加强生命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易遇到困难和累积矛盾的时期,学业、就业、经济、情感、发展等方面的压力会使之产生或多或少的困扰和冲突,形成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困扰与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因此,基于生命化教育视阈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贯穿生命化教育,有助于形成健康教育一体化,进而使学生用一种生命在场的状态来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魅力和领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基于此,笔者结合相关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对生命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后,将本书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生命化教育概述,为此书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进行阐释,并就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心理求助等问题进行分析;第三章、第四章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与探究,为本书后几章介绍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以及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提供一定依据;第五章为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及教育措施;第六章对从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进行分析;第七章对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以上七章内容的科学安排,笔者希冀对加强生命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笔者通过搜集一些实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生命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策略等知识,并且在撰写过程中始终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可读性,以期最大程度实现此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借助所提出的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启发读者进行思考,来最大限度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以及其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此同时,更希望能够供广大学生阅读,进一步促进自我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完善。
徐迎利(1976.6-),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她参加过有关箱庭疗法、国际注册感统教育指导师、精神分析与催眠治疗专项技能等的培训。自2001年以来,她在高校先后从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第一章 生命化教育概述
第一节 生命化教育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化教育目标及内容
第三节 大学生生命化教育特点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困惑与心理疾病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心理救助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危机易感因素
第二节 大学生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状态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现状
第四章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视角下人类生命价值意识危机探析
第二节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基于社会、教育及个人心理原因角度探讨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
第五章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及教育措施
第一节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简介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归因分析
第三节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干预
第六章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第一节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背景及问题
第二节 生命价值观角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意义
第三节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重点
第七章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第一节 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第二节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第三节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第四节 营造心理健康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