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一直是我国长期进口的大宗商品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进口木材的国别地区也在不断增多,采购足迹已遍及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进口量1亿多立方米。据《中国木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木材进口数量和木制品出口数量非常大的国家,进口木材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0%。由于进口树种越来越多,十分繁杂,用途广泛,而国内对进口木材树种、材性及其开发利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滞后,现存的介绍木材树种名称等信息的专著,已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编译一部树种名称信息量更大的专著已迫在眉睫。
杨家驹先生于2000年主编的《世界商品木材拉英汉名称》一书共收录了797个属、3247个树种,为进口木材贸易提供了便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进口木材报关及在国内市场流通时必须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仅有拉丁学名和英文名称是不行的。“世界商用木材名典”系列丛书收录了20231个树种(隶属于248个科、2130个属),可满足进口木材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为进口报关、市场流通破解了难题,为规范和促进木材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提供了保障,为检验鉴定、消费维权,行政执法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森林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起点。远古祖先从树叶蔽身、削木以战、构木为巢、钻木取火……的艰苦岁月中一路走来,木材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在世间万物中,因为只有人类能够感知有机与无机之间的界限,故人类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和亲自然性。木材来自大自然,与人类亲密无间,因材质性能得天独厚,纹理外观天然漂亮,便于加工使用,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是最好的固碳载体等,而倍受人类喜爱。外国人喜欢木材侧重于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中国人不只如此,更升华至精神文化层面。在中国的五行观念中,唯一有生命的是“木”;在汉字中带有“木”字偏旁的字有1020个,占汉字总量的1.8%。人与木相伴方为“休”,家中有木方为“闲”。此外,带“木”字的成语有620个,占成语总量的2%;还有许多与木有关的谚语和典故在民间流传,至于歌颂树木的诗词歌赋更是数不胜数。
由此可见,世人皆喜木,国人更偏爱。也正因如此,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全人类对木材需求的持续增长与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矛盾一直长期存在,为此,很多国家采取了合理砍伐与植树造林政策并举,从滥砍滥伐过渡到有序砍伐;也有一些国家禁止砍伐。中国自古少林,用木又多。远古时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最高为64%,尔后,历朝历代逐渐下降,到民国时期达到最低,为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前赴后继,率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有所回升,于1999年恢复到16.55%。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2.96%,世界排名上升至第137位,我国也因此得到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高度评价。
编制说明
索引
商用木材中文名称索引
商用木材地方名索引
非洲篇商用木材名称及产地
欧洲篇商用木材名称及产地
大洋洲篇商用木材名称及产地
附录(CITES濒危木材树种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