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繁荣发展,但也面临着人才队伍结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人才评价考核体系,以及外部管理和监督体系不合理等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尚未建立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本书基于对博物馆人才队伍现状的分析,结合国际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提炼并总结博物馆职业类型,集中研究核心业务岗位人员的职业资格,构建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框架模型,有助于为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和博物馆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序
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建设,我国博物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平均每年以二三百座的速度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博物馆总量已达到5535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博物馆的进步,21世纪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即从过去的保管和研究文物为主要使命转向知识传播和公共文化服务。
博物馆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文化教育设施,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才能胜任保存、保护和利用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任。但是,目前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总量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和技能较低,培养后劲乏力,不仅跟不上我国博物馆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需求,且已成为阻碍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人才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兴旺的基本保障和强大支撑,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我国博物馆专业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博物馆将承担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自身创造性创新性发展,以及促进不同文化间交流合作的使命,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加强博物馆人才职业化建设迫在眉睫。
从世界范围内看,博物馆人才职业化需求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到了20世纪80年代,藏品管理、社会教育等工作成为专业性岗位,馆长、研究岗位、文物保护岗位的能力要求得到了更清晰的认知。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资源的融合改变了博物馆的人员配置模式——原有的职业出现了角色转换,又催生了新型的和更细化的职业类型,如观众研究和博物馆营销等。博物馆职业化开始向职业道德准则、职业分类、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评估,以及教育与培训等方向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建立和完善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如日本的学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英国的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职业资格评估制度等。
为提升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迫切需要建立并推行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已明确提出制定文博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完善职业能力评价和人才考核评价体系。2019年年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发布了《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将设文物博物馆研究、文物考古、文物保护、文物利用四个专业类别的职称序列。建立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将以“准入型”标准规范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定共同构建起博物馆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但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支撑和实践探索仍显不足。
张昱博士的这本书聚焦于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独到的创见:其一,形成了对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现状的系统性认知,把握住了现存问题和发展方向。其二,明确了博物馆职业类型,深化对各岗位工作性质及范畴的理解,并提炼出了我国博物馆的核心业务岗位。其三,集合了国内外关于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我国博物馆核心业务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指导高校及职业院校进行文博相关专业的教育改革以及行业组织的职业能力培训。其四,制定了博物馆人才职业能力评价与考核的多元化及规范化流程,以求优化博物馆人才资源配置,并提升人才流动的合理性。本书所形成的博物馆核心业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框架将为我国博物馆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供卓有意义的参考。
陆建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年11月18日
◆ 总序
当代世界是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世界,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观念形态、行为模式和社会生活,同时推动着人类知识系统的高度互渗,新领域、新学科不断被开拓。面对新时代新情况,年轻人更具有特殊的优越性,他们的思想可能更解放、更勇于探索,他们的研究可能更具生命力、更富创造性。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一书中提出,向年轻人学习,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我们应当为年轻人建构更大的平台,倾听和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
上海社会科学院自1958年建院以来,倾力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提供清新空气和肥沃土壤。在此环境下,青年学者奋然崛起,以犀利的锐气、独到的见识和严谨的学风,向社会贡献了一批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面对学术理论新人辈出的形势,上海社会科学院每年向全院40岁以下年轻科研人员组织征集高质量书稿,组织资助出版“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丛书”,把他们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希冀对我国学术的发展和青年学者的成长有所助益。
本套丛书精选本院青年科研人员(zui)新代表作,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学、国际贸易、城市治理等方面,反映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新一代学人创新的能力和不俗的见地。年轻人是上海社会科学院(zui)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面向未来的根基。
张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系访问学者(2015—2016年)。主攻博物馆人才职业化建设、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等各类课题1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绪 论
第1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2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研究与实践综述
二、国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与实践综述
三、国外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研究与实践综述
四、小结
第3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二、国际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探讨
三、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
四、我国博物馆的职业类型及核心业务岗位明确
五、我国博物馆核心业务岗位人员职业资格分析
六、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及推进实施体系的建立
第4节 本书架构
第1章 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
第1节 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的构成分析
一、从业人员的数量分析
二、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分析
三、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分析
四、以博物馆从业人员现状对认证制度适用对象的分析
第2节 资格评估与入职方式分析52
一、资格评估
二、入职方式
第3节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博物馆从业人员整体现状问题
二、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资格评估和入职晋升问题
三、造成的影响
四、原因分析
第4节 建立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一、保存知识
二、吸收知识和创造知识
三、传播知识
第2章 构建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1节 相关概念的厘清
一、职业资格
二、资格制度
三、人才测评
第2节 跨学科研究
一、“胜任素质理论”与博物馆专业人才职业胜任素质考察
二、职业选择理论与博物馆职业资格标准设立原则分析
三、真分数理论与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方法的检验
四、人才资本理论与博物馆专业人才的认知与管理
五、小结
第3节 博物馆职业分类及核心业务岗位分析
一、各国有关博物馆职业分类的探讨
二、我国博物馆职业分类的考察
三、我国博物馆的核心业务人员
第3章 博物馆馆长职业资格分析
第1节 社会环境变革引发博物馆经营管理理念转变
一、社会环境变革
二、博物馆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
第2节 博物馆馆长的重要性及其职责范围
一、博物馆馆长的角色演变
二、现代博物馆馆长的重要性
三、现代博物馆馆长的职责范围
第3节 博物馆馆长的职业资格分析
一、博物馆馆长职业资格的国际探讨
二、博物馆馆长职业资格的国内探讨
三、我国博物馆馆长职业资格分析
第4章 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职业资格分析
第1节 社会环境的变革引发博物馆藏品保管理念的转变
一、社会环境的变革
二、博物馆藏品保管理念的转变
第2节 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的重要性及其职责范围
一、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的角色转变
二、现代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的重要性
三、现代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3节 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的职业资格分析
一、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职业资格的国际探讨
二、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职业资格的国内探讨
三、我国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职业资格分析
第5章 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职业资格分析
第1节 社会环境变革引发文物保护理念的转变
一、 社会环境变革
二、 现代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理念
第2节 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的重要性及其职责范围
一、 现代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的重要性
二、 现代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3节 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的职业资格分析
一、 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职业资格的国际探讨
二、 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职业资格的国内探讨
三、 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职业资格的分析
第6章 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职业资格分析
第1节 社会环境变革引发博物馆展览设计理念的转变
一、 社会环境与博物馆环境的变革
二、 博物馆展览设计理念的转变
第2节 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的重要性及其职责范围
一、 现代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的重要性
二、 现代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3节 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的职业资格分析
一、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职业资格的国际探讨
二、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职业资格的国内探讨
三、我国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职业资格分析
第7章 博物馆教育人员职业资格分析
第1节 社会环境变革引发博物馆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社会环境的变革
二、博物馆教育理念的转变
第2节 博物馆教育人员的重要性及其职责范围
一、 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角色演变
二、 现代博物馆教育人员的重要性
三、 现代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3节 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职业资格分析
一、博物馆教育人员职业资格的国际探讨
二、博物馆教育人员职业资格的国内探讨
三、我国博物馆教育人员职业资格的分析
第8章 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体系的建立
第1节 标准体系的构建要素
一、认证目的与立足点
二、认证原则
三、 认证主体与对象
四、 认证的环境因素
第2节 认证方式
一、认证方式的多元化需求
二、学历认证
三、资格考试认证
四、资格评估认证
五、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流程
第3节 认证标准的设立
一、博物馆馆长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二、藏品保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三、文物保护与修复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四、展览设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五、博物馆教育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第9章 推进与实施体系的配套建立
第1节 政策与法律体系
一、 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政策与法规体系
二、 境外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三、 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发展对策
四、 政策与法律体系的框架模型
第2节 培养与培训体系
一、专业教育培养系统
二、职业培训系统
三、人才培养与培训体系的框架模型
第3节 管理与保障体系
一、组织与管理系统
二、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组织与管理系统的发展对策
三、质量保障与反馈系统
四、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质量保障与反馈系统的发展对策
五、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
六、我国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的发展对策
七、管理与保障体系的框架模型
结语
附录
1.《博物馆馆长专业资格条件(试行)》
2.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部分)
3. 国家职业标准——陈列展览设计人员
4. 我国台湾地区公务人员高等考试三级考试命题大纲
5. 我国台湾地区公务人员普通考试命题大纲
6. 2015年日本学艺员资格考试试题(择选)
7. 英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职业认证标准
8. 英国PACR“熟悉度”各级别要求
9. 英国PACR评估表
10. 《日本博物馆法》中与学艺员相关的条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