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相通探索》是对笔者2009年12月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相通探索》的修订,是在笔者现有的知识与视野范围内,力图解决组织外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与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相通性问题。用市场是供求买卖双方相互作用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手段与方式这一定义为主线,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谋篇与布局。将原书五篇十五章,修改为六篇二十一章。其中,第六篇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论文撰写常用工具包含的第十七章常用构念及其测量、第十八章常用理论分析、第十九章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的进一步阐释、第二十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展、第二十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展望,主要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提供帮助,第三篇第七章人力资源需求侧——企业解析,目的是为读者解读企业本质。
我们知道:企业的“企”字,上面是个“人”字,下面是个“止”字;去掉“人”字,就剩下“止”了。这表明“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人在企业中处于首位,企业无人则止。尽管“人”重要,但重要的“人”并不见得都能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人”管理不好则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人与岗不能得到最优匹配或人与岗虽得到最优匹配但人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人的潜能不能得到最大发挥,就很可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甚至会给社会财富造成毁灭性破坏。企业如何拥有所需人才,拥有所需人才后,如何实现人岗最佳匹配,最佳匹配后,如何使人的潜能最大发挥,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得到最大激励,符合社会需求的劳动生产率达到最大?构成人力资源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书可谓种类繁多,每本书因作者的知识背景与实践经历不同而彰显出不同特色。正是这些特色,使实际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有了其行动纲领,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显著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丰富化、实践规范化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与艺术性结合问题,公共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同与不同问题,组织外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与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相通性问题等。
本书是对笔者2009年12月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宏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相通探索》的修订,是在笔者现有的知识与视野范围内,力图解决组织外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与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相通性问题。用市场是供求买卖双方相互作用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手段与方式这一定义为主线,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谋篇与布局。将原书五篇十五章,修改为六篇二十一章。其中,第六篇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论文撰写常用工具包含的第十七章常用构念及其测量、第十八章常用理论分析、第十九章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的进一步阐释、第二十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展、第二十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展望,主要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提供帮助,第三篇第七章人力资源需求侧——企业解析,目的是为读者解读企业本质。
第一篇为导论篇,导论篇主要包含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这些问题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学习研究这些内容的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对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进行回眸,通过回眸使学习者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来源与出处,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的关系,并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进一步研究探讨与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不仅知道怎样管,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管,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根据实际进行权变管理。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有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后,需进一步知晓任何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体制下进行,导论篇中的第三章主要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制,掌握组织体制概念、组织体制应包含内容与两种典型组织体制的特征。使学习者知晓任何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体制环境下进行的,并能够运用组织体制包含内容更深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本质、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本质设计好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制。在不同组织体制比较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
第二篇为人岗匹配的微观组织外部机制——劳动力市场。微观组织内人力资源的获取需通过组织外劳动力市场来进行。掌握微观组织外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对组织内获取优质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学习本篇内容要为学习者打下市场思维奠定基础、为下面各篇用市场思想进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做好铺垫。本篇共包含四、五、六章。第四章为劳动力市场初论,主要掌握劳动力市场概念及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因素、劳动供求变动与劳动供求量的变动及劳动供求的简单均衡;第五章为微观劳动力市场,主要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的劳动需求与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劳动供给行为及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与均衡;第六章为宏观即全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在阐述古典宏观劳动力市场与凯恩斯劳动力市场基础上,根据我国“民工荒”实际,提出了“工资上升——就业模型”即工资激励职能对凯恩斯劳动力市场及相关理论的发展,使学习者学会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提出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评述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
第三篇为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的需求方分析。在对人力资源需求方——企业本质解析基础上,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方——企业的行为进行分析,这构成了一般人力资源管理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岗位分析、招聘、培训、绩效评估与薪酬。
第四篇为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分析。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供给方——人力资源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与如何获得职业的成功进行分析。
杨俊青,男,1963年11月生,经济学博士。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高等商科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研究会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曾任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2010年3月,山西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阐释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回眸
第一节 经济学、管理学产生的基础——《国富论》
第二节 围绕论证《国富论》主要思想正确性的西方经济学
第三节 对《国富论》主要思想进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节 “看不见的手”失灵后的“看得见的手”作用的基础——《管理学》
第五节 经济学与管理学中对“人”的假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性基础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制
第一节 组织体制的概念与剖析
第二节 组织体制的构成要素与相互关系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篇 人岗匹配的微观组织外部机制——劳动力市场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初论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及相关概念阐述
第二节 劳动力的需求行为
第三节 劳动力的供给行为
第四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微观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企业劳动需求行为分析
第二节 个体劳动供给行为分析
第三节 劳动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微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宏观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古典宏观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 凯恩斯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 工资激励职能对凯恩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篇 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需求方分析
第七章 人力资源需求侧——企业解析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企业理论
第三节 企业组织变革方向:虚拟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
第四节 企业利润与决策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
第四篇 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供给方分析
第五篇 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协调
第六篇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论文撰写常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