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段黄金岁月。那是美国的禁酒时代,更是爵士时代。这个爵士时代并非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奢华的白人派对,它是拉格泰姆、爵士乐、蛋糕舞、慢步舞、卡巴莱和非法小酒馆繁盛的年代,是欧文顿的利瓦罗庄园里的盛大聚会,是棉花俱乐部里卡布·卡洛维“嘿嘀嘿嘀吼”的音乐,是收音机电台里大胖子华勒的钢琴演奏——是黑人文化蓬勃发展的年代。
就在这个人们载歌载舞的时代,一场“瘟疫”姗然而来,病毒被称为“叶斯格鲁”——叶斯格鲁所到之处人们兴奋异常,纷纷陷入疯狂的舞蹈和音乐中,这引起了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传统势力和统治阶层的不安。为了抵抗叶斯格鲁对白人文化的侵蚀,一个叫作“阿托恩秩序”的组织指挥其旗下的“壁花会”来阻挡和消灭叶斯格鲁。壁花会找来了活了1000年的圣殿骑士亨克尔·范温普顿来对付叶斯格鲁。另一方面,伏都教巫师帕帕·拉巴斯一直期待叶斯格鲁降临纽约,他一边以芒博琼博教堂为基地实施伏都教疗法,一边在海地伏都将军的协助下,揭露范温普顿的罪行……故事结束时,帕帕·拉巴斯开着自己的小汽车驶入曼哈顿的霓虹闪烁中。叶斯格鲁会不会再次流行?帕帕·拉巴斯认为:“时间是个钟摆,不是一条河,更像是因果循环。”
这是一部严肃小说,却充溢着神秘学和讽刺漫画的氛围;它写悲伤的往事,却一路载歌载舞;它写历史,却颠覆你对历史的认知;它讲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词,这些名词能告诉你曾经和未来的文艺潮头在哪;它读起来让你对历史感慨万千,放下,让你不由自主期许未来。书中冷不丁就会冒出几句戳你心窝子或者你曾想喊却没喊出来的话;还有,读到某处,你没有心理准备就笑喷了……
你由《绿皮书》触发的感慨,会被《芒博琼博》全部推翻!
美国后现代文学“野蛮的拓荒者”代表作, “后现代文学史上贡献巨大”的经典之作。
中文版首次出版,历时5年,一字未删!
●《芒博琼博》,后现代文学史炫技之作,入选大学文学课教材!
《尤利西斯》之后文学史上公认的炫技之作,比《百年孤独》《万有引力之虹》等更典型的后现代文学典范。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常出现的专业名词:反侦探小说、戏仿、类文本、互文性、反传统等等,均在《芒博琼博》中体现。阅读这部小说,像看电影,画面感十足,历历在目;读这本“反侦探”小说,却能过足侦探小说的瘾,因为缜密的逻辑推理性丝毫不减,只是结构方式和结局迥异于传统侦探推理小说;读其中的历史故事,“戏仿”手法让你真正体验八卦历史是多么有趣的事;还有,打开书,你会惊异:数字、对话、语言、图片怎么会是这样的?! 这是从前的现代小说所完全没有的新新创意。
●《芒博琼博》,炫技又让人熬夜一口气读完的后现代杰作!
打破以往后现代小说晦涩难懂、阅读体验差的魔咒,一部严肃而又搞笑、处处有料、时时勾人的好看的小说,同时还具有不经意间就能戳中现代人困境的“开悟”“开胃”“开怀”语言。
打开《芒博琼博》,你就掉进了一个装有时间机器的魔法万花筒,无法抽身而去!作为后现代小说,这作品除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新实践,还具有所有优秀小说的共同性:非常强的可读性!宗教的神秘、神话传说的奇妙、历史的演绎、侦探小说的悬疑、社会小说的复杂、爱情故事的噱头、权力与黑帮的纠缠,加上作者机智、幽默、俏皮、嘲讽的文风,读来令人兴致高昂、眼花缭乱、惊喜不断、流连不已……
● 伊什梅尔·里德,比肩卡尔维诺、马尔克斯、贝克特文学大师的殿堂级作家
如果你对“后现代文学”陌生,那么告诉你: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都属于“后现代文学”范畴;加缪、贝克特、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纳博科夫等等,都是后现代文学作家。在美国的后现代文学领域,伊什梅尔·里德好比卡尔维诺之于意大利、马尔克斯之于哥伦比亚、贝克特之于爱尔兰!
● 伊什梅尔·里德,罕见的全能型作家,多重身份,浑身炫目标签!
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出版人、乐队组织者、词作者、漫画师、大学教授……如此之多,而且每个标签都成就斐然。在写作领域,美国的各种文学大奖,他都有份,入选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荣获古根海姆写作奖、麦克阿瑟奖、 “北非海岸奖”、“桂冠诗人”等等。在音乐领域,他作词的专辑获得年度专辑奖;2007年,他还以爵士钢琴家和乐队指挥的身份亮相。在文化领域,他牵头成立的一个与美国国家图书奖抗衡的图书奖——美国图书奖,奖励和鼓舞了不同族裔的优秀作家,这个奖项在很早的时候就给托尼·莫里森(1993年诺奖得主)、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芒果街的小屋》的作者)颁过奖。等等,不一而足。
伊什梅尔·里德,这位美国“黑人文学界的头号顽童”已经80岁了。
1938年,伊什梅尔·里德出生于田纳西州的查特努加市,幼年时随母亲搬到了纽约州的巴法罗市。20世纪60年代,他在纽约参加了当时的一些文学活动,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锋芒乍露。之后他以加州西海岸为家,在加州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文学活动,以挑战纽约的文化精英圈、推动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为己任,多年勤奋不懈。在长达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出版了11部小说、6部诗集、12部论文评论集以及多部戏剧,他兼具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编辑和出版人等多重身份。同时,他还有自己的乐队,并且擅长画政治讽刺漫画,还为自己的著作设计封面和插图。
里德是继《隐形人》的作者拉尔夫·埃里森之后蕞受关注的非裔美国作家,也是全球文学读者和研究者们普遍熟悉的后现代文学代表人物。《芒博琼博》是里德的代表作,体现了里德以黑人文化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年轻时代的里德深受黑人民权运动和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影响。叶芝等人利用凯尔特神话复兴爱尔兰文学,进而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做法启发了里德,他从文学活动的早期就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文化艺术体系。厦门大学杨仁敬教授称里德的作品“结构怪诞,想象奇特,英文深奥难懂”。这不仅是针对中国读者而言,连美国读者也往往因对黑人文化的了解不足而误读里德。在这本小说中,他以美国黑人文化,尤其是黑人的伏都教为基点,反抗西方中心主义,发展了独特的“新伏都”美学思想。
……
1973年,里德的小说《芒博琼博》和诗集《施咒》同时进入全美图书奖的蕞后名单,他成为评论家眼中炙手可热的明星作家。尽管他的小说和诗歌一向多产,他也收获了包括1995年的古根海姆写作奖、1998年的麦克阿瑟奖、2011年旧金山文化节的“北非海岸奖”等诸多奖项,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他并没有赢得美国重要的文学奖项。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于里德“写作即斗争”的原则,他尖锐地批评白人文化、白人女权主义、黑人精英知识分子(这种批评态度在《芒博琼博》中就有体现),这导致他在美国文学界左右不讨好,受到左派、右派、中间派的批评,进而导致他的作品不能被美国主流文学奖项的评委们完全接受。但是里德这部作品的影响力不容小窥,《芒博琼博》如今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哈罗德·布鲁姆将该书收入《西方正典》附录的经典书目中,《芒博琼博》也被视为后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
此外,里德的文化影响力早就超过了作家的范围,作为出版人的里德编辑了多部美国多元文学选集,他带领成立的“前哥伦布基金会”已有42年的历史,这一机构致力于推动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并且每年颁布一次美国图书奖,以对抗纽约精英文化圈的垄断局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得过这个奖项,我们熟悉的《杧果街上的小屋》也是这个奖项的获奖作品。里德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也越来越受到美国和美国之外学术界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评论家和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里德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和实践,正视里德对于美国文学的贡献。2012年和2014年,里德曾两度来中国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多次提到了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因为里德的“新鲜”和他写作与众不同的缘故,译序较多篇幅介绍了作者情况和作品的文化特点。其实作为小说,这本书除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新实践,还具有所有优秀小说的共同性:非常强的可读性!宗教的神秘、神话传说的发挥、历史的演绎、侦探小说的悬疑、社会小说的复杂、爱情故事的噱头、权力与黑帮的纠缠,加上作者机智、幽默、俏皮、嘲讽的文风以及大量后现代主义文学手法的应用,全书读来犹如置身于艺术与文化万花筒中,令人眼花缭乱、兴致高昂、惊喜不断、流连不已……
我能有机会翻译这本书也属机缘巧合,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作家正是伊什梅尔·里德,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期间曾采访过作家本人,并有幸结识他的家人。通过近距离的交谈,我也切身感受到里德作为作家、诗人和文化评论家的魅力。里德和他的妻子卡拉·布兰科女士在我翻译的过程中给予了许多的帮助,里德本人也多次回答我的疑惑,他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能够顺利地翻译完这本意蕴深奥、语言复杂的英文作品,在此向他以及他的家人表示感谢。
伊什梅尔·里德(1938— ),美国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剧作家、音乐人、出版人,美国后现代文学的代表。被称为“西方文化瓷器店里嬉闹撒欢的黑牛”、“美国文学界的头号顽童”。他以讽刺美国政治文化的作品而闻名,他的代表作《芒博琼博》是一宏大而非正统的小说,被列入《西方正典》。
在20世纪的后现代文学领域,大师云集,如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意大利的卡尔维诺、爱尔兰的贝克特等。而在美国,里德可以说是典型的代表。他因激烈抨击、嘲讽西方正统和怀疑主义态度、反本质主义做法以及评论界对他的“新伏都”美学的陌生,而不被主流评论界推崇。进入新世纪,他才逐渐被重视、被研究,被评论家称为“文学贡献巨大”的后现代作家,他的《芒博琼博》被誉为后现代文学经典,进入了大学文学课教材。
里德出生于田纳西州的查特努加市,幼年随母亲移居纽约州的巴法罗城,后来进入巴法罗大学学习。因经济和文化原因,大三时退学。后来,里德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长达三十多年,直至退休。
里德在当代美国文学尤其是黑人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与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等一起成为后现代主义写作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芒博琼博》或1973年美国图书奖小说类提名,诗歌《施咒》获1973年美国图书奖诗歌提名及普利策奖诗歌类提名。他的诗歌还获得了加州联邦俱乐部的金质奖章。 他的诗歌还被收入文学课教材。2011年,里德成为旧金山爵士艺术节的桂冠诗人,同年的旧金山文学艺术节还给他颁发了蕞高荣誉——“北非海岸奖”。
里德在长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了10部小说、6部诗集、11部评论集和多部戏剧。他的写作时间跨度长,风格和题材变化多样,他不愿受任何“经典规范”的束缚,不断颠覆传统、挑战主流文化。因此是一个颇具争议、不易被界定的作家,幽默作家、后现代小说家、黑人作家、多元文化倡导者、后殖民作家等都无法完全概括他的身份。里德的小说,诗歌和散文已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日语、希伯来语、匈牙利语、荷兰语、韩语、捷克语等在世界各地发行。
里德除了文学创作,还有自己的乐队,他的乐队“施咒”成立三十多年,受邀在世界各地演出。他参与创作的音乐专辑《乡村之声》在2005年还获得了蕞佳专辑奖。他还擅长政治讽刺漫画,为自己的作品设计封面。里德还积极参与学术出版活动,推动美国各族裔之间的文学和文化交流。1976年,里德牵头成立了“前哥伦布基金会”,1980年他倡议创设美国图书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是这个奖项的获得者,《芒果街上的小屋》也是这个奖项的获奖作品。
2012年和2014年,里德曾两度来中国访问和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