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网络经济兴起以及生产过程逐渐智能化的背景下,今日中国,透支人口红利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但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在经济层面,低技能依赖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技能短缺成为产业升级的主要制约;在社会层面,低技能劳动者逐渐成为新贫困群体的主体,技能更新与产业工人福利获得之间的张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面对如此复杂和严峻的挑战,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建立创新型国家被公认为是一个基本路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了打造支撑产业升级创新的技能供给基础,2017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改革任务,这是党中央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技能形成体系的概念。
“技能形成”指国家各部门(教育部门、产业部门等)以集体的方式培育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技能的体系及活动。它是一个社会在学习、开发、创新和提高生产力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劳动者获得的技能不单纯是一种个体意义上的、私有的技术和技巧能力,更是一种国家层面的、集体意义上的社会能力。劳动力的技能形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绝对的核心作用,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本书在对国际技能形成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中国国情,对中国技能形成模式的选择与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中国“技能短缺”治理、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以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本书从技能形成的基本理论入手,阐释了技能形成的基本内涵,技能形成理论的发展及研究范畴;探究了国际上典型的技能形成模式,并分析了不同技能形成模式的基本制度建设;分析了不同标准下,技能形成模式的不同分类;在对技能形成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究了中国当前主要的技能形成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在对中国产业发展状况、职业教育与培训状况、企业生产组织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技能形成模式选择提出了建议,并针对不同的模式提出了构建中国技能形成制度、优化技能形成制度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于技能形成方面的研究,作者从2014年开始着手,在中国属于涉及此领域研究比较早的学者,经过几年的积淀,作者已经对此问题有了自己的初步见解。第一,建立了技能形成制度的分析框架。作者从技能形成的关键问题“谁投入、谁培养、谁评价、谁使用、合作制度状况”五个维度建立了技能形成制度的分析框架。第二,探究了高技能形成模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技能形成模式变迁中利益相关者力量较为均衡,且存在政府、雇主、工会三个共同的关键行动者;技能投资制度均为责任共担且来源稳定的投资制度;技能供应内容均与产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技能评价制度是一种技能水平的认证;技能工人的工资待遇均具有保障;均具有有效的社会合作制度。第三,提出了技能形成模式分类思想,不同的制度环境、生产组织方式与产业类型下,具有不同的技能形成模式。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多样,因此,技能形成模式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应进行分类选择、分类发展;制度应该依据与产业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制度环境等适宜技能形成的模式进行匹配建设。但此领域还很深、很广,希望作者能够进行持续研究,有更多、更好的成果出现。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深入推进,中国已经不再是“世界加工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点将是高质量制造、先进技术产品及高效的服务业。为此,国家制定“中国制造2025”战略,其核心要素是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工业现代化发展,其顺利实施,需要大量掌握高端技术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工人,然而,中国目前却面临着技能短缺困境,尤其是一些战略重点行业缺乏高技能工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规格和质量上不能满足经济升级发展需要,而企业的“搭便车”行为和员工“跳槽”现象的存在,导致企业培训失效。可以说,中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软肋,如何实施有效的职业教育,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积累,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可信任承诺关系,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近几年,虽然中国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此领域,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仍显不足,期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加入技能形成领域的研究中来,为中国的人才培养与成长、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本书是作者延续并深化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研究的成果,蕴含着作者关于技能形成的思想火花,希望作者作为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者,一位大学教师,继续以社会需求为己任,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持续深入进行学术研究,争取更大的成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杨河清
2019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