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中国杂记:中国的文字、文学与中欧文化交流史

中国杂记:中国的文字、文学与中欧文化交流史

定  价:42 元

        

  • 作者:[英] 马礼逊 著,韩凌 译
  • 出版时间:2018/6/1
  • ISBN:9787563737369
  • 出 版 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500.3 
  • 页码:17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9
7
7
8
3
7
7
5
3
6
6
3
9
  1782年1月5日,马礼逊出生在英格兰诺森伯兰郡(Northumberland)的布勒氏格林(Buller's Green),三岁时随父母迁居泰恩河畔的纽卡斯尔(New Castle)。父亲詹姆斯·马礼逊(James Morrison)是苏格兰人,母亲哈拿·尼可森(Hannah Nicholson)是诺森伯兰人。他们都是坚定的基督徒,老马礼逊一直是当地教会令人尊重的长老。
  1804年5月27日,马礼逊致信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争取到国外传教的工作,很快便获得了委派。“他被派往中国,并被要求集中精力掌握中国语言的基础知识,目标是能胜任把《**》译成中文的工作。”马礼逊随即在伦敦会学习相关知识,为赴任做准备。1807年1月31日,马礼逊从格雷夫森德出发,乘坐“雷米登斯号”横越大西洋,4月20日抵达纽约。5月中旬,马礼逊乘坐“三叉戟号”(Trident)前往中国,途中在澳门短暂停留,并在那里拜会了东印度公司的特选委员会主席——小斯当东爵士(George Thomas Staunton),后者成为马礼逊一生的挚友和坚定支持者。
  1807年9月,马礼逊抵达广州。由于当时清廷禁止外人传教.1808年11月英国侨民被驱离广州,马礼逊暂居澳f1。1809年2月20日,马礼逊与默顿小姐(Mary Morton)在澳门结婚,并在婚礼上受聘为东印度公司译员。
  马礼逊抵达广州后,立即找了中文老师,积极学习中文,并着手在以前天主教传教士翻译手稿的基础上开始翻译《**》。1810年译完并出版《使徒行传》,1811年和1812年分别译完和出版《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1813年,马礼逊将三卷《使徒行传》中译本寄回英格兰,获得差会认可。伦敦会随即派米怜(William Milne)前往中国协助马礼逊的工作。1813年米怜夫妇抵达澳门。由于米怜无法在广州居留,马礼逊委派其前往东南亚寻找新的传教基地,并最终选定马六甲。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