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患有自闭症的美国动物学家、畜牧学博士——天宝??葛兰汀个人自传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讲述天宝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 患有自闭症的个体都是如此不同,不仅和普通人不同,他们彼此也各不相同。
● 《自闭历程》通过极其生活化的语言,让读者走进天宝的生活。
● 在她笔下的诸多“不可思议”中也能看到我们对于人生相同的困惑。
▽ 《序》
阅读本书将是一场冒险。没有其他书像这本书一样,甚至没有一丁点相似之处。原因很简单。本书的作者要讲述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故事非同寻常,很多人以为它只是小说。但它是真实的。
初识天宝??葛兰汀(TempleGrandin,那是她的真名)大约是十二年前。那时她来电说已经拜读过我的书《婴儿自闭症》,有意拜访我,同我探讨一些事情。她称自己为已经痊愈(recovered)的自闭症人士,在大学里攻读心理学专业。近年来,自闭症获得很多关注,这一术语甚至遭到了过度地使用。那些告诉我自己已经痊愈的自闭症人士中,只有大约1/4在我看来可能属实。但天宝不一样,她的声音和她那不寻常的直截了当说服了我,那就是,她确是一位已经痊愈的(或正在痊愈中的)自闭症人士。但关于她的讯息却令我质疑。很少有患有自闭症的人想要进入高中学习,设法念大学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且,那些上大学的人通常主修数学或计算机,并不是心理学。可是,天宝出现了,正打着电话,计划着独自前往另一个城市。这样的能力在自闭症人士中极为罕见,而具备这些活动所需的主动性的更是少之又少。她来了,一位高挑瘦削的年轻女子,沉迷于挤压器和牛槽(是的,挤压器和牛槽——请阅读本书!)我确信她对自己的诊断是正确的。(当我同意写这篇序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任务会是如此艰难。想说的话有很多,可一旦说出来就会泄露作者的故事,这是我不愿做的,还有可能会毁了你们的乐趣。嗯,不管怎样……)
天宝的童年记事令我着迷,这些故事也会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深深吸引你们。她的科学工作也同样迷人。同每一位科学家一样,天宝渴求知识,这种渴求因她一直试图了解自身而变得更加强烈。我惊讶于她的职业选择和她在那一行业里得到的认可,甚至连她是一名大学生都令我印象深刻。这是一场难忘的会面。
聊了一会儿,我和夫人邀天宝外出吃午饭。她那洪亮且单调的声音(自闭症人士的典型特征)引来周围食客不解的目光,冒着可能会冒犯她的风险,我几次请她降低音量。出人意料的是,她竟丝毫没有觉得被冒犯。这就是天宝:当她意识到自己因饱受自闭症的痛苦而言谈举止古怪异常的时候,她并没有怀疑自己或局促不安,而是把它们当作一个过程,并视其为将要克服的障碍。正是这种率真爽直和纯粹理性的客观令她的书如此之好且富有教益。跟这么直率且对欺骗不屑一顾的人打交道是一种难得的快乐。
在我的书里引起天宝的兴趣并促使她与我会面的这部分内容中,我描述了对部分自闭症儿童而言,哪些是不同寻常的反应。这一主题在自闭症的研究文献中几乎遭到无视。关于这一现象我们所知甚少,甚至显得不值一提,但是我看到众多案例中都粗略地提及了该现象,这使我想到,也许相比于之前我们已经了解到的,该问题具有某种更深层次的潜藏意义。事实证明,由于个人境遇,天宝已经对这一主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还想知道,在我的书出版之后的这些年来,关于这个问题,我是否有了更多了解。我确实了解到一些,虽然不及我想要了解的那么多,我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天宝分享。正如你们即将看到的那样,她将这些思想进一步深化了。
据我所知,这是第1部由已经痊愈的自闭症人士所著的书。这是一本振奋人心的书。从似乎注定要终身居住在社会福利机构的重度残疾儿童,到一位精力充沛、著作颇丰、备受尊敬且在专业领域成为世界权威的成年人,读者仿佛身临这场成长的冒险之旅。天宝向读者传达自己心灵深处的感受与恐惧的技巧,加上她阐释自己心理过程的能力,都会让读者深刻地了解自闭症,极少有人具备这样的能力。
时隔几年,再一次同天宝交谈。比起第1次见面,如今的她言谈间更听不出她是患有自闭症的人,这令我印象深刻。她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在本书中展现出的业余爱好方面,她都大有作为。作为一个人存在,她同样大有作为。这本书所蕴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每一个人因生而为人感到自豪。
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儿童行为研究机构
——伯纳德??瑞姆兰德博士(Bernard Rimland)
▽ 《前言》
对于一名老师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快乐啊:多年后看到了自己的学生,她克服艰辛追求梦想成为杰出的人,她在自己选择的职业领域成了世界权威,她撰写了一本书使他人受益。这是多么难得的快乐啊!
听学校的教员们说,天宝言谈怪异,总问些奇怪的问题。校长很关切,想知道缘由。(显然天宝是他(zui)爱的学生之一。)便要我同天宝谈谈。
那是我和天宝的第1次会面。她那双目直视的坦然、坚定与热情,还有那强有力的握手,似乎都与预想中典型的青少年形象相去甚远。她干净整洁,在服饰发型上不刻意追求校园流行——很明显她志不在此。她严肃认真地表示,她想知道答案。我和她聊了几个小时,这远比我预料的时间长。在我看来,我们交流的大多数奇怪的问题和讨论都能在大学的哲学导论课上遇到。我感到自己已被她那满是挤压机和得到安慰的小牛的迷人世界所吸引。
我(zui)后一次见到天宝是大约二十年之后,那时她正在准备这本书。和第1次与她见面时的情形惊人地相似,她身上一些(zui)初见面时显现的自闭症患者的特质依旧存在,但是得到了更正——甚至被更好地利用:积极参与到动物心理生理学的博士研究当中;依然有力的握手;注重实用性的西装;对母亲“换发型”的建议坚决的抵抗(她告诉我的)等。天宝成了与以往不同的人,这并没有使她走出自闭症。不过,她已经坦然接受,并努力改变这一现实。
在学校里,天宝踊跃参与各项活动——从学术课堂到木工再到开锁。她在探寻问题(它们大多有益而困难)答案上的坚持不懈,她激烈的、时常古怪的行为加上非传统的偏男性化穿着,这一切都获得了许多师生的尊重,但并不为社会所接纳。
对于自己不合群的举止,天宝十分担忧,很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为达到应对自己与他人行为的可行准则,她不断地努力,逐渐培养出一种健康的道德观。在一个火箭项目中,我把奖颁给一个男生,因为这对他而言是一项重大成就,却没有颁给实际贡献更大的天宝,她当时的善解人意令我尤其印象深刻。
也许对天宝而言,残酷的仁慈才是(zui)难跨越的阻碍,即那种想要保护她,不对她抱有因自闭症可能会落空的期望的念头。因为天宝在木工方面的兴趣,学校大体上对她寄予的(zui)大期望就是,她也许在职业学校会表现良好。但天宝的浓厚兴趣聚集在对挤压机的心理学研究上,这也成为她摆脱自闭症带来的困境的出口。
毫无疑问,天宝已经证明,自闭症儿童是有希望的——那种深切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理解、接纳,恰如其分的高期望以及对其长处的支持鼓励,都会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发挥个人潜力的根基。
在本书中不难发现,我对天宝产生了影响,她对我的影响似乎不那么明显。但我看过她与自闭症角斗,也看到有时深陷沮丧困惑的她向自闭症妥协。我知道,在她身上,我看到了(zui)具代表性的人类精神。
当你们阅读她的书时,你们也会这么想的。
贝里克里克,加利福尼亚州教育工作者
——威廉??卡洛克(William Carlock)
【作者简介】
天宝??葛兰汀,1947年出生,动物学、畜牧学博士。她是知名的畜牧业设备设计专家,也是世界知名的高功能自闭症人士。天宝曾在2010年被评选为时代周刊本年度100位“全球(zui ju )影响力人物”英雄榜第五位,同年,她的个人自传电影《自闭历程》(Temple Grandin)上映。
【译者简介】
徐雅珺,精神分析师,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硕士,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艺术项目《一个人的社会》发起人之一,从事临床工作与精神分析和当代中国的研究。
孟畅,上海理工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翻译涉及心理、历史、金融、船舰和气象等文化与科技领域。现从事文学、心理学等社科人文类书籍的翻译和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