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湛若水的上述重要性,历来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对其人其学多有讨论, 譬如湛若水与陈献章、王阳明的学术异同问题,湛若水自身的思想演变历程等,均为学者们再三致意的重要问题,但迄今仍然聚讼纷纭。主要原因在于,现存湛若水著作有数百卷之巨,版本系统较为复杂,重要刻本分藏海峡两岸,造成相关文献整理出版的严重滞后。本次整理工作在细致全面的版本调查基础上利用了湛若水著作的所有现存版本(比如仅藏于台湾的嘉靖十五年刻、万历二十一年修补本《泉翁大全集》八十五卷,是收罗最全的一种湛若水文集版本,而大陆学者之前难以利用),择优确定底本校本,加以校勘、标点,无疑将为学者们提供一部完整而精善的湛若水著作集成。
适读人群 :中国哲学研究者、明史研究者 湛若水以高龄辞世,著作宏富,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举要而言:理学方面如《格物通》,旁征博引,附以己见,结合明代社会政治状况发挥《大学》八条目之意蕴,《四库提要》称其“大致与丘濬《大学衍义补》相近……均于治道有裨者也”;经学方面如《春秋正传》,该书批评自杜预以下的历代经学家们所归纳的《春秋》“凡例”穿凿破碎,主张核诸实事,以求《春秋》之旨,被清人誉为“谨严不支”之作,可视为明清之际逐渐兴起的征实考证之学风的先声。另外,湛若水出身翰林,官至尚书,曾亲身经历“大礼议”等重大事件,他复好讲学,交游广泛,因此他的奏疏诗文也是我们了解明代政治和学界生态的珍贵史料。 综上所述,对湛若水著作、诗文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工作,不仅在理学研究上卓有价值, 对我们从整体上研究明代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学者称为“甘泉先生”。其一生经历成化、正德、嘉靖三朝,青年时从学于陈献章,壮年时与王阳明结交论学,在当时是与阳明齐名的理学大儒,以其“随处体认天理”之学与阳明“致良知”之学分廷抗礼。时人尹守衡称湛若水“与阳明先生并鸣当代”,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为湛若水及其后学特立《甘泉学案》六卷,亦可见湛若水确为明代少有的几位有创造性贡献并建立了自己的学派的重要理学家。
前言
凡例
总目
经部(4种)
《春秋正传》
《二礼经传测》
《古乐经传全书》
《厘正诗小序》
子部(25种)
《圣学格物通》
《古文小学》
《白沙诗教解》
《樵语》
《新论》
《雍语》
《知新后语》
《二业合一训》
《新泉问辨录》
《新泉问辨续录》
《问疑录》
《问疑续录》
《金陵问答》
《金台问答》
《讲章》
《天关语录》
《杨子折衷》
《非老子》
《心性书》
《书问》
《约言》
《圣训约》
《甘泉湛氏家训》
《大科训规》
《节定燕射礼仪》
集部(9种)
《分类编年文集》
《诗集》
《杂著集》
《书信集》
《章疏集》
《参赞事略》
《归去纪行录》
《岳游纪行录》
《重游南岳纪行录》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