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辨析手册》由《成语误用辨析200例》(商务印书馆,2013)一书扩充、改编而成。《成语误用辨析200例》收录200篇小文章,基本上每篇文章是对一条易被误用的成语的解析。本手册对这些文章进行改编,改为词条形式,并新增了200多条目。
《成语误用辨析手册》共收录成语400余条,都是媒体中常常被误用的,基本涵盖目前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每条成语下包括释义、出处、范例、用法提示、误用辨析五部分。
手册形式眉目清晰,简明实用。其中“用法提示”和“误用辨析”举例充分,分析详尽,便于读者理解掌握成语,是本手册*有特色的部分。
适读人群 :中小学师生,文字工作者,普通读者 本手册是对容易误用的成语的辨析,基本涵盖目前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每个条目首先解释成语的意义,交代成语的语源,举出古今典范用例。在此基础上,通过“用法提示”和“误用辨析”两个栏目,一方面从正面提示这条成语应该怎样使用,一方面通过对错误用例的分析从反面说明不应该怎样使用。清楚透彻,有说服力,对读者理解和运用成语很有帮助。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直沿用的意义完整、形式简洁、结构定型、表现力强的固定词组。在语言表达中适度地、正确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甚至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成语之妙,在于运用,而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是全面正确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南辕北辙。目前误用成语的现象相当严重,误用的例子在媒体中屡见不鲜。吕叔湘先生生前在病榻上曾语重心长地对来访的《咬文嚼字》主编说,现在是“社会语言文字全面混乱时期,字也错,词也错,语法也不通,文风也有问题”。吕老逝世将近二十年了,这种令人忧虑的状况至今并没有明显改变。为了纯洁祖国的语言,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有必要采取措施防止成语误用的现象继续发展蔓延。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成语在长期流传、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某些变化。有些成语的语义转移了,有些成语感情色彩转换了,也有由于前人误用,以致积非成是、以讹传讹的。对于诸如此类已经发展变化、约定俗成的成语,毫无疑问应该按照今天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和运用。问题在于有些成语现在可能正处在演变的过程中,还没有定型,判断它是正常的发展还是误用,就比较麻烦一些。例如“空穴来风”意思是有了空洞才招进风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恨据,但是现在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近年来新出版或修订的几部有影响的词典,在释义中都反映了这种变化。再如“美轮美奂”本来只形容建筑物华美、高大而众多,使用范围很窄,现在使用范围不断被扩大,几乎可以用来形容一切华美的东西。《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便有限制地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今天被认为是误用的成语,将来有一天会积非成是,最终被辞书界所认可。
但是,这种情况毕竟为数不多。目前有一些呼吁为误用成语开绿灯的文章,它们所举也不外乎“空穴来风”“美轮美奂”等少数例子。而目前媒体上被误用甚至滥用的成语数量很大,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看来,当前的主要倾向,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少数语言文字工作者“胶柱鼓瑟”,甚至“背离了人们口中笔下鲜活的语言而去闭门造车地编制词语规范”,而是某些使用成语的人过于随意,缺乏规范意识。张斌先生在为一本成语词典所写的序言中说:“对每一个成语如何解释,如何读音,如何书写,如何使用,都有一定的规范。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少数成语的意义、用法、读音、写法有些改变,这也是有公认的标准的。”违背长期以来形成的、广大群众都在遵守的规范,随心所欲地、想当然地加以改变,显然是错误的。因此不能因为有少数成语的某种用法将来可能约定俗成,便对今天大量成语被误用的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赵丕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32年生于天津,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篇,主要著作有《文言难句析疑》《中国古代礼俗》《战国策选译》《战国策校释二种》(校点)等。编写并担任副主编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学生规范字典》等5部。近年致力成语应用研究,发表文章近400篇,出版文集《成语误用辨析200例》。
前言
凡例
正文
词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