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服务:从补贴到购买》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研究丛书”之一。本书剖析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制度供给的发展历程,探索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面临的挑战,并对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机制进行了设计。全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公交发展的主要制度供给历程、政府财政补贴制度的变迁与绩效分析、政府购买服务的产权与效率、垄断与竞争的思考,以及购买服务机制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提出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方法和机制,为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提供决策支持。
本书适合政府官员、从事公共交通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聚集经济效益,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城市运营成本过高等“大城市病”问题始终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城市政府不得不面临以小汽车为主发展还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发展的抉择。土地资源的紧缺和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促使中国政府2004年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并于2006年实行了低票价政府财政补贴制度。补贴制度实施过程中,始终存在几个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公益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界定难,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有限;其次,根据核算的成本进行事后财政补贴,无论是成本规制补贴还是全额补贴,都不利于调动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积极性;最后,无论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通过政府成本补贴方式运营,没有很好地体现产权安排效率。
低票价财政补贴制度出台的目的是:以最大限度吸引客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效率。然而,截至2018年年底,近300个中国大陆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只有12个城市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城市公交发展水平与政府期望具有很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城市政府普遍感受到财政负担过重的压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能否持续受到质疑。
当一个制度实施不能产生更高效率时,必然会被一个新的制度所代替。2016年中国政府提出“深化城市公交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机制”,提高行业效率。实际上,中国公共交通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改革,“产权换效率”一直是改革的主题。然而,事实是城市公交行业效率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产权理论在中国公交行业的实践受到了挑战。2006年中国政府明确了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一些城市产生了民营资本的逐利性与公交公益性的冲突。随着众多城市公交民营化改革的失败,2008年后公车公营成为改革主流,公交公益性落实成为公交优先发展的根本目标。
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本质是放开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行业服务效率和水平。如何在现有的公车公营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和调动企业降低成本积极性,需要解决产权与效率、垄断与竞争,以及成本与定价等诸多问题。本书首先对中国公共交通制度供给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补贴制度形成原因;其次,对补贴制度的演化过程和诱因进行分析,并对制度绩效进行评价;再次,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环境变化,提出制度变迁需求,即建立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制度,对政府购买服务涉及的产权与效率、垄断与竞争,以及成本与定价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政府管制措施;最后,设计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治理机制,并对广东省佛山市公交实践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