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5年10月,受王松霈和余谋昌教授的邀请,我以一种社会责任感参加“生态文明丛书”的写作。我能应邀成为写作此丛书的7位全国顶级专家之一,也感到十分自豪,本书将成为我的第15部学术专著。
文化是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而文明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地理、时间、空间的三维进程。人作为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既具有生物生态属性,又具有社会生态属性。人类之所以成为世界分布最广的一个生物种,就因为人类具有文化。作为社会的人,人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由于环境的多样化,人类的文化也是多样化的。环境与文化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文化与促进文化的进化来适应变化的环境。随着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文化来与环境协同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也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
生态文明是人类总结了人类历史上农业文明阶段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阶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带来的“黑色文明”而重新调整自己的文化,即摒弃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创造新的生态文化来与环境协同共进、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与支撑文明的环境高度和谐的文明,是高效的循环经济、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生态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健全、生态系统健康和社会中人群的健康,人人享有生态福利、生态公正、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社会能提供生态安全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高级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要推进生态民主进程,强调人人拥有生态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享有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和所有绿色福利的权利,并把生态补偿机制引入人权概念之中。
本书总结了我多年的研究成果,探讨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写作本书的过程,也是再学习的过程。在原来的14部专著的基础上写作此书,虽有基础,更有难度,因为写作难,创新更难!
接受本书的写作任务之时,我的老伴——云南人民出版社乔枫编审刚刚病逝。我把写作本书当作寄托哀思,也把本书的出版作为对他的纪念和感谢。谢谢老伴一生对我事业的支持!也谢谢我的爱女乔舟对我的照顾和支持!
本书的写作得到我的同行、学生和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要特别感谢中国工程院李文华院士、金鉴明院士、蒋有绪院士和我多年的学术知己、已故的王如松院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松霈教授和余谋昌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教授、胡聃博士,北京大学王恩涌教授和俞孔坚教授,清华大学卢风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肖笃宁教授,中国生态文明智库叶平教授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一路走来给予我友谊和支持的同行、学生和朋友们!
本书的调研、写作和出版得到云南大学校内发展基金KF201601项目和校长林文勋教授的支持,特此感谢!作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和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我还要感谢学院和云南省文史馆对本书写作的支持,并感谢我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31课题组的帮助,还要感谢北京出版集团编辑的辛勤工作。
读书是学习,写作也是学习。作为一名出身自然科学的学者,写作本书对我既是学习,也是严峻的考试,我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研究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是还远远不足。本书中的谬误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周鸿
2018年11月12日
周鸿,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环境专业会委员,第二、第三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参加十年的国家森林公园评审工作)。1982年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生态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期间曾3次赴圣彼得堡大学和莫斯科大学做访问学者,曾应邀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台湾的屏东科技大学等20多所著名高校成功讲学。在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教学、科研方面作了开拓性工作,为我国人类生态学作了奠基性的贡献,处于全国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