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超低排放应用现状和灵活性控制技术这个主题,重点讲述超低排放目前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思考超低排放存在的问题,收集了一些燃机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后运行异常的典型案例,对灵活性控制技术及改造路线进行了深入分析。
(1)联系实际,对超低排放改造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列举了超低排放改造后遇到的运行异常案例,把改造后反思的问题均列在书中,实用性强。(2)选题新颖,介绍了燃煤机组全负荷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并通过案例进行阐述。 (3)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语言和实例方式介绍超低排放改造技术。
我国的一次能源以燃煤为主,其中燃煤消耗量的一半左右用于发电。目前,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标准已经全面开始实施,即燃煤机组主要污染物达到天然气燃气轮机机组排放标准。为了探究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技术路线,以及超低改造后运行中易发生的问题,编撰了本书。
从电力行业到非电行业,从优质煤到劣质煤,从煤粉炉到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技术的实施范围在不断扩大;从强调湿式电除尘到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从常规污染物到非常规污染物,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治理,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也日趋丰富成熟;从起初侧重超低排放到目前注重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协调推进,从监测评估体系缺失到目前各类评估手段逐步应用,超低排放的运作机制正逐步走向科学合理。在现阶段,“超低排放”只是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渡手段,其关键是采用最科学的环保指标——碳排放,来严格控制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
本书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技术路线和改造后运行中的典型异常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灵活性控制技术及改造路线和改造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书中内容不仅适用于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治理,对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治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江得厚担任主编,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的提出和发展背景,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具体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超低排放技术,第三章主要对超低排放协同控制技术路线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探讨了烟囱湿烟羽治理、脱硫废水零排放等燃煤电厂污染防治的技术最新进展,第五章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后烟气的污染物监测技术进行了介绍,第六章介绍了超低排放灵活性控制技术的提出背景和发展方向,第七章详细阐述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灵活性改造的技术路线和改造方案。
除本书中所列的参考文献之外,作者在编写书稿过程中还参阅了近年来相关技术人员撰写的报告、总结等资料,以及与行业内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交流探讨,恕难一一详列,在此一并向各位专家、同仁致谢!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谅解并批评指正!
江得厚,本科学历,教授高工,原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总工,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56年8月至1958年5月在洛阳热电厂工作,1958年6月至1998年在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工作,长期从事火电厂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试验研究工作,是我国火电环保领域的知名专Z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奖4项,省厅科技进步奖20多项,发表核心以上期刊论文30多篇,参与编著专著1本,是享受政府津贴专Z家。杨硕 研究生学历,工程师,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环保所环保负责人,从事火电厂调试,环保试验研究工作,负责河南省内多家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方案评审、超低排放监测验收试验,编写试验方案,作业指导书、试验报告,负责多家电厂超低排放验收试验,顺利通过河南省环保厅组织的专Z家验收。发表论文4篇。张雪盈 研究生学历,高工程师,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环保所环保监督负责人,从事电力环保试验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10篇,授权专利3项。
第一章超低排放概述1
第一节我国的能源形势1
第二节燃煤机组烟气治理技术发展4
第三节超低排放概念的提出及实践6
第四节超低排放主要环保设施的最新进展9
第二章超低排放技术10
第一节粉尘超低排放技术10
第二节二氧化硫超低排放技术31
第三节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术51
第三章超低排放协同控制技术应用现状68
第一节超低排放协同控制技术路线演变过程68
第二节超低排放协同控制技术路线69
第三节超低排放应用典型案例分析75
第四节超低排放技术经济性分析79
第五节超低排放存在的问题81
第六节超低排放运行异常典型案例分析88
第七节超低排放发展展望103
第四章燃煤电厂污染防治的技术进展107
第一节燃煤电厂深度超低排放(烟气消白)107
第二节脱硫废水零排放112
第五章超低排放监测技术116
第一节超低排放低浓度烟尘监测技术116
第二节二氧化硫监测技术121
第三节氮氧化物监测技术128
第四节氨逃逸监测技术129
第五节烟气连续排放自动监测技术132
第六章超低排放灵活性控制技术154
第一节灵活性控制提出的背景154
第二节超低排放在全负荷运行的情况下遇到的问题155
第三节灵活性改造概念的提出及实践157
第七章超低排放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164
第一节SCR脱硝全负荷控制技术164
第二节SCR脱硝全负荷改造路线172
第三节SCR脱硝全负荷改造路线对比177
第四节SCR脱硝全负荷改造案例分析180
第五节脱硫全负荷超低排放188
第六节除尘全负荷超低排放190
附录国家及地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汇总191
参考文献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