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效率变革的维度探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创新的实现路径。重点对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效率、绿色创新效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等进行测度,识别并分析影响各个效率值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通过实施系统的效率变革,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有机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政策保障体系。
长江经济带是横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巨型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创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引领带,大力构建绿色生态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建设长江经济带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地位,又要实现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的绿色创新理应成为重要的“催化剂”。绿色创新是以绿色发展为重要目标任务的创新驱动发展,是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重要手段的绿色发展,是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的深度融合。高质量的绿色创新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还能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有利于完善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绿色发展体系,有利于提高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核心竞争力,而绿色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则是影响上述“催化效应”的关键。
效率变革是新时代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提高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主线。而高质量绿色创新的效率变革大致可以划分为生态效率变革、创新效率变革、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革、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变革和产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变革。其中,在科技创新越来越有赖于金融支撑的现实背景下,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变革已经成为创新效率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变革又可以划分为省域和城市两个区域层次。按照以上逻辑架构,课题组前期组织撰写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部分文章已经被《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城市问题》、《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或学术会议录用、发表或宣讲,本书则是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集成。
全书共分为十章,由易明负责统筹安排,相关执笔人员分工如下:第一章,徐烁然、易明、王朝、高复阳;第二章,袁泉、张莲、李奇明;第三章,徐烁然、王腾、汪再奇;第四章,徐烁然、杨丽莎、付丽娜;第五章,罗颖、罗传建、彭甲超;第六章,易明、李纲、彭甲超、陈文磊;第七章,杨树旺、吴婷、李梓博;第八章,易明、程晓曼;第九章,彭甲超、许荣荣、付丽娜、易明、许耀东;第十章,课题组全体成员。此外,书后附上了相关参考文献,如有遗漏,敬请谅解,当然最终文责由各章执笔人负责。
易明,201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2013年在清华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区域经济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工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等,并担任《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匿名审稿人。近年来,围绕产业集群、科技政策、科技金融、绿色创新等问题,参与中宣部马工程重大项目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子课题负责人,排名第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排名第二,结题鉴定结果为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5部,相关研究成果累计被他引200余次,被国研网等国家级智库转载30余次,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各1项。
第一章 效率变革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创新的关键
一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横跨东西的巨型经济带和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
二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创新
三 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有机结合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四 实现高质量绿色创新是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五 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是推动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三 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评价的实证结果分析
四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实证分析
五 基本结论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三 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评价的实证结果分析
四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实证分析
五 基本结论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三 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结合效率评价的实证结果分析
四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实证分析
五 基本结论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趋势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三 长江经济带创新效率评价的实证结果分析
四 基本结论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三 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的实证结果分析
四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实证分析
五 基本结论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省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三 长江经济带省域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实证结果分析
四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实证分析
五 基本结论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三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实证结果分析
四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实证分析
五 基本结论
第九章 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三 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的实证结果分析
四 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五 基本结论
第十章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创新的效率变革路径及政策建议
一 坚持系统谋划,完善顶层设计
二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生态效率
三 坚持开放协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四 坚持创新引领,提高科技金融结合效率
五 坚持统筹协调,提高流域绿色创新效率
六 坚持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七 坚持高端跃迁,提高产业绿色创新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