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何用中国智慧建构一套有解释力的话语?在本书中,张维为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切入,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中国话语体系,以生动鲜活的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建构出了一套政治领域的“中国标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定力的分析框架下,张维为教授用脍炙人口的观点、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建立了一套原创性极强的话语体系,既激发了受众读者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更是以一种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人类情怀,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人的判断。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构建有强解释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崛起震撼世界,如何解释这种崛起?本书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定力为分析框架,总结了中国崛起的宝贵经验,用脍炙人口的观点加以分析,语言风格深入浅出,既激发了受众读者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更是以一种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人类情怀,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人的判断。
★建构国际水准的中国话语:如何用中国智慧建构一套有解释力的话语?如何打破西方话语在评判中国时的话语霸权?张维为教授以多年研究成果,透彻批判西方话语,并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切入,建构出了一套政治领域的“中国标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互联网思维融入中国话语体系,以生动鲜活的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同名节目收视率思政类全国前五,播放量破亿!
◆后记/跋
《这就是中国》于2019年1月7日在上海东方卫视开播,所受到的欢迎和引起的反响超出了我的想象。《这就是中国》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原创性理论研究,坚持话语内容和传播形式创新,我们能够赢得中西方的话语之争,能够赢得广大民众,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对中国崛起和中国道路的真正认同。
本书收集了《这就是中国》开播以来的27篇文稿,反映了我对中国崛起、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的最新思考,其中部分内容进一步展开了我在“中国三部曲”(《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等着作中提出的一些论点。
这个节目是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和观察者网的联合支持下,由观视频工作室与上海东方卫视联合制作的,所以我要由衷地感谢潘小砾研究员、王之宇编导和《观视频》整个团队,感谢金仲伟研究员和他的《观察者网》团队,感谢中国研究院的范勇鹏、陈平等研究员,感谢上海广播电视台的袁雷副总裁、任静监制、高健导演、主持人何婕等。没有大家的通力合作,节目的成功是难以想象的。
我要特别感谢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高韵斐的高度信任和坚定支持;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为松,副总编辑姚映然和编辑贾忠贤等的辛勤付出。我还要感谢妻子慧慧和儿子逸舟的理解和支持。
本书部分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8MZD024)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出版之际,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谨将此书献给所有新中国的奋斗者!
张维为
2019年8月1日
于淀山湖畔
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所长、上海春秋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曾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国内多所大学的兼任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走访过100多个国家。著有《中国震撼三部曲》《文明型国家》等。
◎中国力量:中国崛起是人民自己干出来的
中国:不寻常的崛起
中国的崛起是人民自己干出来的
震撼世界的中国工业革命
“一带一路”:机遇和未来
一出国,就爱国
◎中国精神:“文明型国家”的底气
盲人摸象读不懂中国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四大“超级因素”
“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历史基因.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
中国模式:独树一帜的稳健改革之路
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
中国为什么能够和平崛起
◎中国价值:好民主才是好东西
用中国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说清楚.
谈谈“中学西渐”
“中西历史比较”解构西方中心论
“普世价值”面临的四重困境
五个视角比较中美民主模式
好民主才是人民之福
西方人权话语的缺陷
“整体利益党”还是“部分利益党”?这才是关键
◎中国定力:中国人,你要自信
从苏联解体看中国定力
从英国脱欧看西方的制度危机
“美国梦”风光不再,为什么?
中美贸易战小议
中美关系何去何从
从“世纪之辩”到“世纪之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