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纸数融合“十三五”规划教材。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问诊”“临床常见症状评估”等十章,本书以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为根本,突出实用知识与技能,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依据选取内容。本书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之外,还配套编辑了案例分析、教材配套习题扫码练习、多媒体课件以及技能实训指导。本书主要供高职高专护理、助产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层次护理、助产等专业的学生、教师和临床护理工作者参考。
本教材的编写紧跟教育部教学改革步伐,立足高职护理教育特点,体现双证书人才培养理念,以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位,本套教材积极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以“符合人才培养需求,体现教育改革成果,确保教材质量,形式新颖创新”为指导思想,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多媒体创新型教材,服务并推动教育信息化。
健康评估是护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课程。随着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和护理专业服务范围的拓展,护理类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也在不断地变化,其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自然要随之而变。另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教学的模式、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以上医疗和教学的变化与发展,编写了本书。 本书的编写,主要有下面三大特点。 一是以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精简以往教材中过多的理论,突出实用知识与技能。 二是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依据,按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涉及本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选取内容。 三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本书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之外,还配套编辑了案例分析、教材配套习题扫码练习、多媒体课件以及技能实训指导。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力求做到内容精简,由浅入深,联系护理类专业工作实际,删减不必要的重复,防止知识链脱节;在文字的阐述方面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便于自学。本书由十章构成,适合护理、助产等护理服务类专业使用。 本书编者均是从事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对以往教材的优缺点了如指掌。在本书的编写中,力求精益求精,尽量使本书的内容和结构都能最好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虽然各位编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读者不吝赐教,惠予指正。 编者
杨珍杰,女,副教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健康评估教研室主任,资深教学骨干,教龄20余年,教学经验丰富。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问诊 第一节问诊的目的和意义/5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6 第三节问诊方法与技巧/8 第三章临床常见症状评估 第一节发热/12 第二节疼痛/17 第三节水肿/22 第四节咳嗽与咳痰/25 第五节咯血/28 第六节发绀/31 第七节呼吸困难/34 第八节呕血与黑便/37 第九节恶心与呕吐/40 第十节腹泻与便秘/42 第十一节黄疸/46 第十二节抽搐与惊厥/50 第十三节眩晕与晕厥/52 第十四节意识障碍/55 第四章身体评估 第一节身体评估基本方法/58 第二节一般状态评估/61 第三节皮肤与浅表淋巴结评估/66 第四节头面部评估/70 第五节颈部评估/75 第六节胸壁与胸廓评估/78 第七节肺与胸膜评估/82 第八节心脏和血管评估/90 第九节腹部评估/99 第十节肛门、直肠和生殖器评估/111 第十一节脊柱、四肢与关节评估/115 第十二节神经系统评估/118 第五章心理与社会评估 第一节心理评估/127 第二节社会评估/140 第六章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血液检查/150 第二节尿液检查/162 第三节粪便检查/167 第四节肝脏功能检查/169 第五节肾脏功能检查/176 第六节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179 第七章心电图检查 第一节心电图的基本知识/184 第二节心电图的描记/189 第三节心电图的测量/189 第四节正常心电图的构成及意义/193 第五节常见的异常心电图/195 第六节心电图的阅读与分析方法/214 第八章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X线检查/216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223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224 第四节核医学检查/225 第五节超声检查/228 第九章护理诊断的步骤与思维方法 第一节概述/231 第二节护理诊断的步骤与思维方法/235 第十章护理病历书写 第一节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要求/239 第二节护理病历的格式与内容/241 附录一入院病人护理评估单/245 附录二NANDA201项护理诊断(2009—2011)/248 参考文献/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