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一章首先从“听”的字源释义开始讲起,对听之道的历史展开进行了综论。第二章以《文子》中“听之道”的确立,进一步分析其“听”的观念系统,延伸思考儒道两家不同的圣人观念,及其所涉及的“实听”与“虚听”的哲学问题。第三章以《声无哀乐论》《溪山琴况》为个案,讨论“闻”、“听”之别与希声的美学,以耳齐声与内听外听的问题。第四章借鉴人类学的方法,通过田野考察寻找散落在当代民间的听觉文化踪迹和现代遗存(民间艺师、道教观人、盲艺人、学院专家),探讨听的问题对中国古代以及现代文化和文明构建的重要意义。第五章结合目前中、西方的现有研究成果,重点讨论当代社会人们所遭遇的听觉文化危机以及数字传媒时代面临的听觉文化困境。基于现代人听觉的退化和迷失,听觉文化的重建对于人类审美认知、大众文化的崛起、文化声景的生成、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层面的重要作用及现代价值探索。
蒋晶,1981年7月出生。1999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本科专业,毕业后同年进入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习音乐美学专业。2007年分配至西安外国语大学从事艺术理论课教学。2012年9月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思想史专业,2016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答辩成绩为优秀。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美国纽约大学艺术学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做访问学者。本人长期从事艺术学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陕西省科研项目四项,完成校级项目三项。
导论
一 缘起
二 研究对象与已有成果的分类盘点
三 本书重要概念阐释
四 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综论:听之道的历史展开
第一节 “听”字释义
第二节 先秦——早熟奠基期
一 中国听觉文化的觉醒
二 “不听”的社会伦理观
三 孟子“同听”说及其意义
四 “听之以心”与“听之以气”
第三节 汉唐——丰富分流期
一 唯正之听乐观其深
二 听于无声听则不闻
三 多重耳感多元文化
四 闻其悲声听悲而美
第四节 宋明——内转沉淀期
一 正心与内转
二 听淡说
三 听情说
第五节 近代——转型新生期
一 新的时代“听新声”
二 新音乐带来的听觉解放
第二章 分论:听之道的具体分析
第一节 《文子》:听之道的确立
一 《文子》“听”的观念系统
二 《文子》虚实并举的听之道
第二节 儒家的圣人观与听之道
一 “圣人”与“圣”“听”之渊源
二 儒家的圣人观念与听的文化
第三节 道家的圣人观与听之道
一 道家的圣人观念
二 道家的“听适”养生
第四节 “实听”与“虚听”的哲学分析
一 儒家的“实听”
二 道家的“虚听”
第三章 听之道的现代回响
第一节 听——通向心灵的耳朵
一 视听之思
二 若盲若聋与天地同
三 以“聪”代“明”的盲人音乐家
第二节 民间艺师之听
一 何家营鼓乐社采访手记
二 重识传统:老何的鼓乐与他的耳音观念
第三节 道教观人之听
一 八仙宫听乐
二 “可听”与“不可听”
第四节 学院专家之听
一 自然、生命、声音
二 听与口传文化
第四章 现代听之道的综合分析——走向现代的听觉文化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听觉回归
一 听觉转向与回归
二 声音记忆
第二节 现代听道的重建
一 听觉退化:从音乐传播说起
二 作为大众文化的音乐
第三节 现代听道重建的意义
一 诗意的倾听
二 音乐与时间
结论
一 中国听之道的历史特点
二 既是“听乐”,也是“听心”,“声与心通”
三 《文子》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传统的听的哲学,并由此引申出圣人观念的问题
四 儒道两家不同的圣人观念
五 古琴中所体现出来的自况、他况和无声现象丰富了中国文化中听的哲学
六 民间文化中特有的听觉现象成为我们关注的另一方宝地,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不同的线索和思路
七 听觉文化重建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论“听”文字辑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