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第2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三五”规划教材》是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根据本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精神病学(第2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三五”规划教材》具有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特点。
《精神病学(第2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三五”规划教材》供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师生使用。
近几年,我国提出以“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打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而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条件之一。“5+3”培养模式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全新模式,是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二五,规划教材”,《精神病学》是其中之一。教材在全国多所医学院校使用的5年中,受到各院校、教师、学生和教育部的高度评价,对推动我国医学教育健康发展、规范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精神医学也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有些理论、技术、药物不断被淘汰,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新形势、新知识、新法律法规、新教育现状和实践均对教材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精神病学》进行修订再版已势在必行。
本次教材的修订和编写组织了国内十余所在精神医学领域实力较强的高校参与,参编的专家、教授年富力强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同时对所编写章节内容较为熟悉。
本版教材继续遵循整套教材的总体要求和“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基本要求,以精神医学最基础、最重要、最实用的内容作为重点,注重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重点对第1版教材中过时的内容进行更新,简要介绍学科进展。在坚持简洁、精炼的原则上,对部分章节内容在第1版的基础上略做扩展。
全书共分二十一章,重点介绍精神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精神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等。由于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和诊断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标准DSM-5颁布且国际标准ICD-11即将出版,为与国际接轨,本教材的章节编排以ICD-11分类为基本框架,同时考虑DSM-5和我国临床实践。
本教材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学生以及临床各科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区工作者、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学习和参考。
疾病诊断和治疗需在系统学习和反复实践并取得国家相应许可证书的基础上进行,不可对号入座,生搬硬套,书中所涉及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仅为医学生学习提供参考,不作为患者用药指导,用药必须遵专业医生医嘱。
编写人员均为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专家,但由于编写此类教材的经验还不足,大家虽都尽心尽力,反复修改、互审、完善,各种问题仍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需要特别说明的是,ICD-11还没有正式颁布,教材中部分内容由编者自行翻译,肯定与将来的正式版本有出入,目前作为过渡期使用,敬请谅解。
编写人员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文献,由于篇幅所限,并未全部一一列出,向所有文献的作者致谢,同时向第1版教材的所有编者、参与本版教材编写工作的所有人员和出版社编辑人员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