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能力及评价国际考察研究》是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大中小学学生外语能力标准及评价体系研究”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语言教育规划研究”的成果之一。
《英语能力及评价国际考察研究》对德国、法国、芬兰、韩国、荷兰、加拿大、马来西亚、墨西哥、日本、新加坡、以色列、印度、英国、欧盟以及中国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标准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国际考察和跨地区比较研究。此外,也对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美国三个国家的非英语的外语教育进行了考察,并对经合组织的PISA语言能力测试中关于全球胜任力和阅读素养的测评进行了全面介绍与分析。
在调查研究及比较的基础上,《英语能力及评价国际考察研究》系统阐述所考察的语言对象国和地区、国际组织和教育机构等有关英语(外语)能力和评价标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新时代我国国民外语能力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教育指导具有战略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前言
《英语能力及评价国际考察研究》是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大中小学学生外语能力标准及评价体系研究”(编号: ZDJ125—4,负责人:梅德明)的子课题,同时也是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语言教育规划研究”(ZDA125— 21,负责人:陈坚林)的子课题之一。
该课题以我国外语教育应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外人文交流互鉴为基本理念,立足我国国家外语规划的战略需求以及国民外语能力的发展需求,基于国际教育界发展国民 21世纪核心素养的大趋势,以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广泛调研,对以英语为主要外语的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标准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国际考察和跨地区比较研究,涉及德国、法国、芬兰、韩国、荷兰、加拿大、马来西亚、墨西哥、日本、新加坡、以色列、印度、英国、欧盟以及中国。此外,也对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美国三个国家的非英语外语教育进行了考察,并对经合组织的 PISA语言能力测试中关于全球胜任力和阅读素养的测评进行了全面介绍与分析。在对国际组织教育机构、教育发达国家及地区进行重点调查研究及比较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所考察的语言对象国和地区、国际组织和教育机构等有关英语(外语)能力和评价标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新时代我国国民外语能力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教育指导具有战略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国际考察,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置身于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新时代的学生,他们面对一个富有挑战的世界和不可确定的未来,这对我们的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科技进步的 21世纪外语教育,学习形态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如社会学习、可视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建构学习等学习方式层出不穷。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民外语教育要守正创新,重塑教育生态,回归育人本质,加强品格塑造和能力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具体目标,体现外语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体现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炉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导向,致力于培养有情怀、有视野、有胜任能力的时代新人。
三百年来,我们的教育深受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影响,始终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学习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进入 21世纪后,这种“知识本位教育观”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在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今天,知识的增长速度和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信息产生和更替的速度已远远超过信息储存能力提
英语能力及评价国际考察研究升的速度。我们的教育已无法做到“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因此我们需要改革基于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将知识体系优化整合,将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步构建知识体系、运用能力和价值观念,使知识、技能、态度有机融合。
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互联互通、互鉴互惠、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性的机会和挑战。拥抱全球性机会,迎接全球性挑战,需要我们具有全球意识、全球思维和全球胜任力。全球胜任力是全球化时代的综合素养,是人们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全球性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全球问题既涉及语言学科和自然学科,也涉及相关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以及对跨文化、跨疆界等问题的理解。发展和提升国民基于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全球胜任力是各国教育界的主要关切,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是语言互通。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的纽带。采取措施提升国民多种语言的能力,有助于满足日益显现的全球社会需求。
通过对英语能力和评价的国际考察,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和推动者,我们的学生应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有效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具有多元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人们进行交流与合作。我们的学生需要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价值差异、思维差异的障碍,与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建立互信、互动、互助关系。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需要全球意识和胜任力。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国外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形成进入未来世界所需要的全球意识和胜任力,即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同时,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全球胜任力。这种胜任力不仅仅是语言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多个角度审视、分析、理解、评判并积极回应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和态度,了解不同观念产生的历史地理原因和社会文化原因,理解差异性对认知能力以及元认知策略产生的影响,尊重基于历史社会原因人们的多元价值观念,发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恰当、有效互动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胜任力。
英语是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是世界多元文化和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在英语教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这是时代赋予外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拓宽国际视野,树立跨文化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领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民心相通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审视、鉴别多元文化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取向,感悟、汲取优秀文明成果,描述、比较、阐释、评价中外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及时代风采,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维护者和推动者。
本书的撰写得到了课题参与者的积极支持,其中德国、芬兰和荷兰部分由计霄雯完成,俄罗斯部分由黄晓玲完成,法国部分由马晓彦完成,韩国部分由李莲玉和尹悦完成,加拿大和英国部分由刘颖呈完成,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美国部分由申奥完成,墨西哥部分由张礼骏完成,日本部分由刘臻完成,新加坡部分由杨媛媛完成,以色列部分由侯香浪完成,印度和欧盟部分由吴晓芳完成,经合组织部分由孙娟完成,中国部分由刘钰、杨媛媛和刘颖呈完成。在此,对所有参与者的辛勤付出一并表示感谢!
梅德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2018年 5月 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