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认知突显及其在汉语中的构式表征与主观调控问题,正文包括四个部分:一、突显的认知地位;二、认知突显和语用突显;三、突显差异及其构式表征;四、拓展应用。其中,前两个部分为理论思考,后两个部分为个案研究。该研究借助对认知突显在汉语构式及其构式化过程中的表现、作用与规律的探寻,在认知构式语法与传统认知语言学主流思想的融合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专著《认知突显的构式表征与主观调控研究》是作者独立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终成果。主要研究认知突显及其在汉语中的构式表征与主观调控问题,正文包括四个部分:一、突显的认知地位;二、认知突显和语用突显;三、突显差异及其构式表征;四、拓展应用。其中,前两个部分为理论思考,后两个部分为个案研究。该研究借助对认知突显在汉语构式及其构式化过程中的表现、作用与规律的探寻,在认知构式语法与传统认知语言学主流思想的融合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李文浩,男,1975年7月生,江苏淮安人。201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兼任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院研究员。参编的《现代汉语描写语法》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在《中国语文》《语言学论丛》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绪论 3
第一部分 突显的认知地位
第1章 认知突显概说 8
1.1 注意、知觉与突显 8
1.2 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 9
1.3 表达突显概念的若干术语 10
1.4 认知突显视角的原型范畴观 11
1.5 认知突显的动态性 15
第2章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实现 19
2.1 引言 19
2.2 隐喻概说 19
2.3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表达异常 23
2.4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原型效应 26
2.5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映射选择 28
2.6 认知突显与隐喻的动态解读 31
2.7 小结 35
第3章 认知突显与转喻的实现 37
3.1 引言 37
3.2 突显不平衡的转喻定位 38
3.3 转喻的认知突显原则及其修正 39
3.4 影响转喻始源域选择的若干因素 41
3.5 扩散激活与转喻目标域的单一激活 43
3.6 小结 46
第二部分 认知突显与语用突显
第4章 突显的句位分工(上):句首 48
4.1 一头一尾是句子里的重点位置 48
4.2 认知突显与语用突显 49
4.3 句首:认知突显 51
第5章 突显的句位分工(下):句尾 75
5.1 句尾:语用突显 75
5.2 语用突显与句尾数量成分的隐现 78
5.3 从几种句式进一步看句尾的语用突显功能 94
5.4 小结 108
第6章 语用突显的形式凭借 110
6.1 引言 110
6.2 韵律 111
6.3 长度 131
6.4 提示词 140
6.5 小结 150
第三部分 突显差异及其构式表征
第7章 突显差异与近义词项:每与各 152
7.1 引言 152
7.2 关于每/各的词性 152
7.3 每/各的基本义及其意象图式 155
7.4 每/各的突显差异及其对应语义 158
7.5 每/各语义差别的句法验证 161
7.6 小结 166
第8章 突显差异与近义构式:满 NP与全 NP 167
8.1 引言 167
8.2 关于满 NP与全 NP的隐喻模式 167
8.3 影响隐喻模式选择的突显差异 169
8.4 突显对象及隐喻模式选择的语用表现 173
8.5 满 NP与全 NP不宜互换的分布倾向性验证 176
8.6 小结 178
第9章 突显差异与构式的歧义:人称代词 这个NP 179
9.1 引言 179
9.2 歧义表现及解读凭借 180
9.3 突显差异与视点挪移 187
9.4 小结 191
第10章 突显差异与词项的句位义:量词重叠 193
10.1 引言 193
10.2 量词重叠的基本义及其意向图式 195
10.3 量词重叠的句位义及其突显差异 197
10.4 认知扫描与不同句位量词重叠的扫描方式 200
10.5 小结 203
第四部分 拓展应用
第11章 突显度、主观化与短时义副词才 204
11.1 引言 204
11.2 也说他才来中才的表义类型 204
11.3 才字句的突显差异及其表义后果 206
11.4 主观性与才表短时义的相关类型 209
11.5 才的突显度关联其主观化表达的认知解释 211
11.6 小结 213
第12章 浮现、消蚀与强化:NP一个构式义解析 215
12.1 引言 215
12.2 NP一个的构式义解析 215
12.3 NP一个与一个NP的功能比较 226
12.4 小结 233
第13章 试论汉语劝诫类双重否定构式别拿N1不当N 235
13.1 引言 235
13.2 构式解析与构式义的浮现 236
13.3 隐喻:别拿N1不当N的建构方式 243
13.4 语用功能与语篇特征 245
13.5 余论:别拿N1不当N构式的变体 250
第14章 也谈同位复指式人称代词 一个NP的指称性质与语用功能 252
14.1 引言 252
14.2 同位复指式人称代词 一个NP的指称性质 252
14.3 同位复指式人称代词 一个NP的语用功能 260
14.4 小结 267
结语 269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