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藏”是日本传统戏剧中堪称“国民神话”的著名剧目。日本史上的复仇故事不胜枚举,为何“忠臣藏”独受青睐?作为其原型的赤穗事件究竟如何发生、如何结束,又为何会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赤穗四十七士”忍辱负重,以杀入吉良府的惊天壮举践行了武士道精神,留下了日本精神史上一声响亮而悠远的回响。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佐证,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挖掘和分析了赤穗事件的时代背景及过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而充满新意的时代画卷、一个“花样”忠臣藏的世界。
通过日本家喻户晓的忠臣藏事件,展示金钱支配下的德川幕府初期的花样百态。
通过“忠臣藏”这一滤镜,不止能够看到元禄时代这一历史的瞬间,而且可以正视栖身于日本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精灵。如果你注视着元禄时期的人们,这些已去的亡者也会回敬你一眼。那眼光定能穿透“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死角,照亮现代人的迷途。
——野口武彦
凡 例
·本书主要使用日本年号纪年,并根据需要适当标注公历年份。
·改元当年发生的事项,不再按改元后的年号逆推表示。
·年龄原则上为虚岁。
·引用资料原则上使用白话译文,并尽量注明出处。大段引用(包括概括性引用)的文字前后各空一行,开头空两格。
·除特别说明外,引用资料中的()均为作者所加的注释。
·人名有时直接引用相关史料中的写法,因此可能会有前后不统一的情况。
·大名的名讳常有变化,本书中所采用的基本为最终名讳。
·对江户时代的藩名,基本都与其所在地区名一起列出(如“安艺广岛藩”等),但也有例外。
·本书为新作,但在事件经过描述及所涉史料方面,难免与《忠臣藏——赤穗事件·史实的呐喊》(『忠臣蔵——赤穂事件·史実の肉声』,筑摩新书,后改称“筑摩学艺文库”)有部分重复(见“略长的后记”)。
野口武彦,文艺评论家。曾任神户大学文学部教授,退休后专心从事写作。专攻日本文学和日本思想史。张秀梅,上海海洋大学日语系副教授,主攻日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第一章 元禄之春
1 坎普福尔眼中的景象/1
2 席卷世界的重金主义/14
3 纲吉与吉保/32
1 赤穗藩的田园牧歌时代/41
第二章 新人类的武士道
3 其角的徒孙们/58
2 真是人才济济/48
第三章 江户城松之廊下
2 伤人事件的真相与剖析/85
1 命中注定的凶日/71
3 江户城中漫长的一日/99
2 忍辱负重的大石内藏助/131
第四章 赤穗浅野家的危机
1 交出城堡/108
3 在山科放浪形骸/144
3 局势突变/173
第五章 主家灭亡
1 上野介隐退/152
2 脆弱的平衡/162
第七章 攻打吉良府
第六章 全体潜入江户!
1 前面的路已只有一条/185
3 决战前夜/216
2 乔装改扮,改名换姓/201
1 当天夜里下雪了吗/233
2 十二月十五日的攻守/269
2 上野介在何处/239
3 夙愿得偿/251
1 战斗结束,天亮了/262
第八章 元禄的终结
3 上杉没来/285
文献索引/350
第九章 亡魂地震
1 要法律还是要忠义/294
3 化作民众的记忆/317
2 全体切腹/306
主要参考文献/342
略长的后记—— 21世纪的忠臣藏/336
人名索引/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