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天人观贯串《尚书》,结合经典诠释与体证,体现全书精义,试图从《尚书》的根源意义,还原中华文化的本色。《尚书》尽管高举天命大旗,其真实内涵应是“以天为根,以人为本",敬天却不轻人,重人却不离天,天人之间保有微妙的平衡。敬天的具体实践,是透过政治与教化双轨并进,维持人间的和谐秩序。其内在逻辑,则是先内圣,后外王。欲知儒家本色,理当上探根源所在的《尚书》,方能得到最为真实的诠解。
绪论
一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二上溯敬天传统的源头
三尚书研究概况
四先秦儒家天人之学研究综述
(一)天人相分
(二)天人合一
(三)天人不离
五研究范围
六研究方法
(一)经学诠释
(二)体证
七研究特点
章尚书中的“天"与“人"
节“天"的定义
一自然天——五行
二主宰天——皇天上帝
(一)卜辞型的上帝
(二)尚书型的上帝
三义理天——生之大本与道德根源
四余论——疑天的问号
第二节“民"的别义
一统治阶层
二天之元子
第二章天与人的互动
节天人的关系
一天与圣王
二天与良佐
三小结——天人关系综论
第二节天与人的交通
一天如何知人
(一)类于上帝遍于群神——祭祀
(二)无辜吁天——民意
(三)天监下民——督察
二人如何通天
(一)念用庶征——灾祥
(二)明用稽疑——卜筮
(三)乃占我梦——梦境
(四)当于民监——历史
第三节礼天的象征与意义
一敬天
二恤祀
三敬天法祖的质变
(一)教化
(二)祈福
(三)威权
第三章天人合德
节天监厥德,用集大
一天命靡常
二天命有德
第二节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一允迪厥德
二建用皇极
三小结
第四章德惟善政
节元后作民父母
一安民则惠
(一)养
(二)教
二知人则哲
(一)若时登庸——嗣君
(二)克俾厥后——贤佐
(三)侍御仆从——近侍
(四)小结
第二节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一天工人其代之
(一)君主臣宾——共议
(二)予违汝弼——谏诤
二明德慎罚
(一)刑以辅教
(二)儒法之辨
三不虐无告,不废困穷
(一)鳏寡孤独
(二)罚弗及嗣
(三)小结
第五章《尚书》天人观对先秦诸子的影响
节儒家的内圣与外王
一外王——任天者定
二内圣——尽人合天
第二节墨家的兼爱与非攻
一尊天事鬼以非攻
二摩顶放踵利天下
结语《尚书》天人观对当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