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双重使命以及“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两个关键词,设立了5个子课题,分别为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主要问题、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研究、长效机制建设和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和以“育人”为目标的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培育。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是培养人才、传授和创新知识以及传承文明的主要阵地,其廉政文化建设承担着“防腐”和“育人”的双重使命,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一,与其他系统相比,教育系统的“防腐”具有腐败危害的复杂性、防腐对象的多样性、防腐参与的公众性等诸多特点;第二,与其他领域相比,教育领域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育人”这一更为独特且难以替代的使命。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教育腐败是社会危害*大的腐败。这就使得针对教育领域廉政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开展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干部作风、教师育人、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但由于文化建设本身具有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等特征,加之受到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强教育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廉洁教育生态,就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课题组围绕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双重使命以及“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两个关键词,设立了5个子课题,分别为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主要问题、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研究、长效机制建设和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和以“育人”为目标的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培育。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著作(含合编著):《道德概论》《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学》《方法科学手册》《道德教育展望》等10余种,论文有《感受日本人》等近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