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在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强调着眼于“四个讲清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觉与坚定的文化自信,对于系统研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它源于深刻的文化自知,源于对自身优秀传统的礼敬。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华夏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之上的。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回到中华文化的源头,探寻“根”和“魂”,明辨“枝”与“脉”。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集上古文化之大成;孟子则“述仲尼之义”“道阐尼山”,对孔子的思想学说进行深化与发展,开启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孔孟之道影响深远,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认为它就像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或缺。然而在历史上,孔孟之道也受到了很多的怀疑、指责乃至揶揄、谩骂,时至今日,诸多误解与偏见仍然存在。对孔孟之道进行正本清源,就是要还原本来,采集“原浆”,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之源,使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将其与现代社会、当代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诸多难题的重要启示。
孔子好学而博学,他“学无常师”,曾前往洛邑向老子请教,老子以“深藏若虚”“容貌若愚”“毋以有己”等告之。对于老子“因应变化于无为”的“虚无”之道,孔子显然颇为钦佩,他感慨曰:“其犹龙邪!”不论孔子还是老子,他们的学说都是在中国古代文明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结出的硕果。孔子问学于老子,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读懂孔老对话,也就领会了中国文化的要旨。老子贵“无”,孔子重“有”,看似截然不同,其实中华文化正是以“有”“无”之道开启众妙之门,将其视为“一”而不是割裂开来,恰如“同一轴轩的两极”,相反相成,相生相养,辩证统一。其实,最懂老子者莫若孔子,而孔子亦何尝不是把老子引为知己与同道。遗憾的是,后世更多强调二者学说之异,反倒是忽略了两位思想家在理想境界及思想来源上的一致性。只有认识清楚儒家与道家的同源性、互补性,才能真正汲取中国智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正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儒、墨、道、法各家无不关注社会现实,以治世安邦为己任,皆“务为治者也”。在孔子看来,要实现天下大治,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意识。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只有“天下为公”,方能实现“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最为深沉的理想追求,直至今天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梦想。通过梳理、阐发“天下为公”的文化之源、大道之理,我们更为深刻地领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具有无比坚实的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化恰似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只有找到“源头”,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讲清楚“历史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只有保护好“活水”,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五周年之际,我们组织专家学者,从培育和树立文化信仰与价值追求出发,着眼于“四个讲清楚”,深入挖掘和阐发以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写了“文化三源”(《孔孟正源》《儒道同源》《公道文源》)丛书。丛书既追根溯源,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又正本清源,还历史和文化以本来面目,研究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渊源、立场,结合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凝聚磅礴力量。
立足伟大变革的中国,我们的研究还刚刚开启;置身一日千里的时代,我们的研究永远都是进行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期待各位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