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序为主线,铺写不同时代典型船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包括船舶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技术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民族特色、地域特征、人文内涵及其社会经济意义等。
总序
导论
前言
帆船篇
第一章 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
一、舟船出现以前的原始渡水工具
二、中国舟船文化萌生的标志性器物
三、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
四、与木板船有关的甲骨文字
五、铁箍在战国游艇上的应用
六、吴国战船“大翼”
七、船舶的天然推进器——风帆
第二章 汉代的楼船与赤壁水战的斗舰
一、珍贵的汉代船模
二、汉代的楼船
三、汉代舵和橹的发明以及其它船舶属具的应用
四、三国赤壁水战的斗舰
第三章 晋代的两大发明——水密舱壁和车轮舟
一、晋代的八槽舰
二、晋代出现了桨轮船或称为车轮船
第四章 隋代的五牙舰及龙舟船队
一、在统一全国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隋代五牙舰
二、隋炀帝的龙舟船队3次巡游江都
一、明清海禁愈演愈烈
(一)明代海禁使中国造船业从跌落下来
明代初年,中国沿海开始受到倭寇的骚扰。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内地海商出海勾结倭寇为患,于洪武四年(1371年)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遂开中国实施海禁国策之先例。洪武七年(1374年)“罢明州、泉州、广州市舶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严令“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量以重法”。明成祖朱棣是一位有进取精神的封建皇帝,由他倡导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的伟大事业冲破了明初的海上禁令,重新开放明州等地的市舶司,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和航海强国。可曾几何时,明廷在永乐皇帝死后,却一反他的开海国策,斥下西洋为弊政,逆世界潮流而动,采取禁海、闭关的国策。从而使中国的造船业从上跌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