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战国末期,大秦强盛,六国通过长平之战看到了大秦的凶残和野心,暗中签订了合纵互救的盟书。秦王苦思破局之策,尉缭恰在此时来到秦国,给秦王献上一计:用重金收买山东六国主事大臣,为秦国效力。有不通者,就用蒙恬训练的黑衣武士暗杀。在佞臣的谗言下,六国互相猜忌,最终合纵失败。尉缭手下王敖贿赂赵国大臣郭开,郭开在赵王谗言大将李牧有谋反之心,赵王罢其兵权。秦国一举攻下赵国,加快了吞并六国的步伐。
夏龙河,山东莱阳人。至今在《青年文学》《长江文艺》《山东文学》等全国一百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计二百多万字。出版长篇小说《万古金城》《被诅咒的要塞》等十多部,参与编剧影视剧《毛丰美》《沂蒙山小调》等八部。
曾获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全国首届沂蒙精神文学奖短篇小说类一等奖等十多个奖项。现为中国金融文学艺术社创作室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第一章 尉缭用计
01.李斯见秦王
02.墨家神斧
03.墨家弟子
04.郡丞遇袭
05.尉缭出世
06.尉缭敲山震出虎
07.尉缭见秦王
08.一追尉缭
09.秦王二见尉缭
10.尉缭献计
第二章 姚贾使韩
01.水希说尉缭
02.绿娘
03.尉缭、李斯议水希
04.水希说韩王
05.青年当道说姚贾
06.姚贾见韩非子
07.庞暖献计
08.尉缭之危
09.水希说申犰
10.暗中较量
11.韩王之取舍
第三章 王敖入赵
01.边境绝杀
02.王敖之败
03.李牧将军
04.尉缭说甫飞
05.墨家弟子在咸阳
06.将计就计
07.阴阳师
08.过招
09.神秘人
第四章 王敖之死
01.救命的小树林
02.阴阳家与墨家
03.绿娘再见水希
04.尉缭再献计
05.自相残杀
06.水希赴楚
07.山上闹鬼
08.刺杀姚贾
09.流浪的墨家
10.局势
11.杀人部署
12.王敖之死
第五章 尉缭出招
01.尉缭新谋
02.郭开荐将
03.赵国出大事了
04.尉缭出招
05.司徒子见庞暖
06.危机重重
07.尉缭请司徒子
08.司徒子捉鬼
09.设计
10.郭开之变
11.庞暖之死
第六章 李牧与郭开
01.胡马被刺
02.奔赴雁门关
03.美人计
04.墨家危机
05.水希巡游诸国
06.赵国之变
07.墨家之劫
08.李牧之死
李斯让蒙恬速派人以搜查杀人犯的名义四处搜查,同时挂出羊皮通告,说已得知杀人犯之重要线索,咸阳府必定在旬日之内将嫌犯捉拿归案。
李斯通知行人署,让在各国商社的卧底马上行动,严密监视商社内人员进出。
经过几天半真半假包括商社在内的严密搜查,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向李斯汇总。
赵国商社这些天频繁有人进出,商社发动商人从秦国购买了大批毛皮,似乎要运回赵国;注重以“术”救国的韩国人也开始活动,韩国商社上下惴惴不安;魏国商社有人暗中进出老王爷府邸,不知有何目的;楚国商社有武者装束的人进出,似乎要有行动;齐国商社多了不少人,这些人不与人语,行动诡秘;燕国商社规模比较小,这些天也有大宗货物准备进出秦国,并且有大量人员随行。
不出李斯所料,山东六国似乎都卷入了此次谋杀案件。
六国还会有什么行动?他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目的?该如何对付这六国商贾呢?
李斯陷入了无比的苦闷之中。
商贾是否繁荣,不但关系到一国之穷富,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再富裕,如果不通商贸,所产之物卖不出去,所需之物买不到,早晚也得衰亡。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互有“列国交战,不动商贾”之约定。
也正因此,各国商社成了列国非常稳定的消息来源。列国商社趁驱客令刚废除、秦国还未稳定的情况下参与秦国的内部纷争,如果李斯现在动手清理各国商社,无疑会在秦国甚至山东六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各国必然大做文章,引发新的一轮商贾退出秦国,甚至引起老秦人再次启动执行“驱客令”的行动。
如果不动商贾,任六国商社继续胡作非为,那秦国的安全必定大受影响,最终也会影响到秦国内政,甚至秦国之安危。
情势如此,留给李斯可以腾挪的空隙实在是太小。
上朝时,秦王说各国商贾纷纷反映,咸阳沦为险恶之地,如果再不抓住杀人犯,商贾恐怕要撤出咸阳,另寻他地了。
李斯无法在众人面前细谈,只能大体说了一些情况后,请求另找时间与秦王细说。
散朝时,秦王让人喊住李斯,把他带到秦王书房。
秦王最近劳累过度,身体日瘦。他看着李斯,一脸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