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学科名称,“自然辩证法”即是“科学技术哲学”(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学科目录,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类的二级学科)。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又不像各门自然科学那样去探讨自然界某种特定运动形式的规律,而是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的总图景或总观点。它考察整个自然界存在的系统形式和层次结构,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机制,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这些内容统称之为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一词,最初是恩格斯为其自然科学哲学著作部分手稿写的一个归类标题。1925年,俄共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时,又把它作为恩格斯的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的书名,即《自然辩证法》。之后,人们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价值论作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来研究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辩证法概论”被定为我国理工农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学科名称,“自然辩证法”即是“科学技术哲学”(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学科目录,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类的二级学科)。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又不像各门自然科学那样去探讨自然界某种特定运动形式的规律,而是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的总图景或总观点。它考察整个自然界存在的系统形式和层次结构,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机制,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这些内容统称之为自然观。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科学的一般性质
第二节 技术的特征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第二章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科学与技术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第三节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现代的自然科学
第五节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第二篇 自然观
第三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和演化
第一节 物质和物质形态
第二节 自然界的运动形式
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第四章 自然界的系统联系
第一节 自然界的系统形式
第二节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 自然界的复杂性
第五章 人与自然
第一节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第二节 人工自然的特点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三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六章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
第一节 科学认识
第二节 科学方法的性质和发展
第三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第七章 获得和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
第一节 科学观察
第二节 实验方法
第三节 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
第八章 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
第一节 科学抽象方法
第二节 形式演绎方法
第三节 建构理论体系的方法
第九章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特点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联想和类比
第三节 想像、灵感与直觉
第四节 科学假说
第十章 探索复杂性的方法
第一节 从探索简单性到探索复杂性
第二节 系统整合方法
第三节 因果反馈法
第四节 有控自组和目标优化方法
第十一章 技术方法论概述
第一节 技术方法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发明构思方法
第三节 方案设计方法
第四节 方案试验与实施方法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二节 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第二节 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质量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
第三节 科学技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价值论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当代的全球问题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
第十六章 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融合
第二节 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
第四节 社会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才因素
第一节 科学技术人才与科学技术劳动
第二节 科学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
第三节 科学技术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