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精选插图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定 价:45 元
丛书名: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精装插图版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一部内容全面的启蒙读物,共分6个部分,编排极讲章法,彰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教育重在礼仪孝悌,知识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弟,次见闻”;训导儿童先从小 学入手,即先识字,而后读经、史两类典籍;zui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部流传极广的蒙学读物,它将常见的姓氏编成4字一句的韵文,类似四言诗,读来顺口,便于诵记。书中收入单姓444个,复姓60个,极具实用性。 《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部成书zui早的蒙学读物,它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成朗朗上口的韵文,传诵古今。它构思精巧、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叙述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其知识性和艺术性堪称双绝。 《千家诗》 《千家诗》是我国古时一部带有启蒙性质的诗集。此书所录诗作作者范围非常广泛,从帝王将相到和尚、牧童、无名氏,不论门第贵贱、名气大小,但凭作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从内容上看,大都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传承千年的蒙学读物
富含智慧的传统经典
精选内容
精选备受欢迎的国学书目,内容经典
精准注译
针对原文进行精准的注译,易于理解
精美插图
全书配以精美的古代插图,轻松有趣。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是中国古代四种幼儿启蒙读物,俗称“三、百、千、千”。《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儿童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极易成诵,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难以确定。清代人多认为《三字经》是宋儒王应麟所作,不管《三字经》的作者是谁,都不影响这部书的价值,因为《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部内容全面的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才;从“为人子,方少时”至“弟于长,宜先知”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首孝弟,次见闻”到“此十义,人不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古代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惟”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弟,次见闻”。训导儿童要从基础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又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让读者在学习中平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对为人、处世、求学、交友等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姓氏著作,也是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百家姓》中有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吴越第五代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皇帝之姓。《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相得益彰,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大有裨益的。 《千字文》是我国成书最早的一种蒙学读物,作者是南朝梁人周兴嗣。据说,梁武帝为了教儿子识字读书,让人从王羲之书迹中拓取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每字片纸,让颇有才学的周兴嗣编成韵文。周兴嗣煞费苦心,一夜之中即编缀完成且全文对仗工整,婉转有致,令人叫绝,而周兴嗣也因劳思过度而“鬓发皆白”。可见作者为编写这篇绝妙千古的韵文,花费了多大的心思!《千字文》构思精巧,婉转有致,气势雄浑、条理贯通,妙语连珠、文采斐然,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韵语,叙述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其知识性与艺术性堪称双绝。 《千字文》问世之后,即广为流传,历代著名书法家如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文徵明等,竞相书写《千字文》,作为习字范本,从而更加提高了它的声名。《千字文》不仅在国内风行,而且远播海外,在日本、朝鲜等国广为流传,影响甚大。 《千家诗》是我国古时一部带有启蒙性质的诗集。此书所录诗作作者范围非常广泛,从帝王将相到和尚、牧童、无名氏,不论门第高低、名气大小,只凭作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从内容上看,大都浅近易懂,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千家诗》在我国古典诗歌选读本中,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受益者多如恒河沙数,和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并称诗苑“双璧”。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王应麟 (1223—1296),宋朝著名学者、政治家。其博学多才,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著有《三字经》《深宁集》《诗地理考》等。 周兴嗣(469—537),南朝大臣,史学家。博学,善于属文。梁武帝继位,拜安成王国侍郎,官终给事中。著有《千字文》传诵千古。 谢枋得(1226—1289),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春日偶成/ 程 颢 春 日/ 朱 熹 春 宵/ 苏 轼 城东早春/ 杨巨源 春 夜/ 王安石 初春小雨/ 韩 愈 元 日/ 王安石 上元侍宴/ 苏 轼 立春偶成/ 张 栻 打球图/ 晁说之 宫 词/ 王 建 咏华清宫/ 杜 常 清平调词/ 李 白 题邸间壁/ 郑 会 绝 句/ 杜 甫 海 棠/ 苏 轼 清 明/ 杜 牧 清 明/ 王禹偁 社 日/ 王 驾 寒 食/ 韩 翃 江南春/ 杜 牧 上高侍郎/ 高 蟾 绝 句/ 僧志南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客中行/ 李 白 题 屏/ 刘季孙 漫 兴 (其五)/ 杜 甫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滁州西涧/ 韦应物 花 影/ 谢枋得 北 山/ 王安石 湖 上/ 徐元杰 漫 兴 (其七)/ 杜 甫 春 晴/ 王 驾 春 暮/ 曹 豳 落 花/ 朱淑贞 春暮游小园/ 王 淇 莺 梭/ 刘克庄 暮春即事/ 叶 采 登 山/ 李 涉 蚕妇吟/ 谢枋得 晚 春/ 韩 愈 伤 春/ 杨万里 送 春/ 王 令 三月晦日送春/ 贾 岛 客中初夏/ 司马光 有 约/ 赵师秀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三衢道中/ 曾 几 即 景/ 朱淑贞 初夏游张园/ 戴复古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山亭夏日/ 高 骈 田 家/ 范成大 村居即事/ 翁 卷 题榴花/ 韩 愈 村 晚/ 雷 震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乌衣巷/ 刘禹锡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题北榭碑/ 李 白 题淮南寺/ 程 颢 秋 月/ 朱 熹 七 夕/ 杨 朴 立 秋/ 刘 翰 秋 夕/ 杜 牧 中秋月/ 苏 轼 江楼有感/ 赵 嘏 题临安邸/ 林 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入 直/ 周必大 夏日登车盖亭/ 蔡 确 直玉堂作/ 洪咨夔 竹 楼/ 李嘉祐 直中书省/ 白居易 观书有感/ 朱 熹 泛 舟/ 朱 熹 冷泉亭/ 林 稹 冬 景/ 苏 轼 枫桥夜泊/ 张 继 寒 夜/ 杜 耒 霜 夜/ 李商隐 梅/ 王 淇 早 春/ 白玉蟾 雪 梅 (其一)/ 卢梅坡 雪 梅 (其二)/ 卢梅坡 答钟弱翁/ 牧 童 泊秦淮/ 杜 牧 归 雁/ 钱 起 早朝大明宫/ 贾 至 和贾舍人早朝/ 杜 甫 和贾舍人早朝/ 王 维 和贾舍人早朝/ 岑 参 上元应制/ 蔡 襄 上元应制/ 王 珪 侍 宴/沈佺期 答丁元珍/ 欧阳修 插花吟/ 邵 雍 寓 意/ 晏 殊 清 明/ 黄庭坚 清 明/ 高 翥 郊行即事/ 程 颢 秋 千/ 释惠洪 曲江对酒 (其一)/ 杜 甫 曲江对酒 (其二)/ 杜 甫 黄鹤楼/ 崔 颢 旅 怀/ 崔 涂 答李儋元锡/ 韦应物 江 村/ 杜 甫 夏 日/ 张 耒 辋川积雨/ 王 维 新 竹/ 陆 游 偶 成/ 程 颢 秋 兴 (其一)/ 杜 甫 秋 兴 (其三)/ 杜 甫 秋 兴 (其五)/ 杜 甫 秋 兴 (其七)/ 杜 甫 月夜舟中/ 戴复古 新 秋/ 杜 甫 中 秋/ 李 朴 九日蓝田会饮/ 杜 甫 秋 思/ 陆 游 与朱山人/ 杜 甫 闻 笛/ 赵 嘏 冬 景/ 刘克庄 冬 至/ 杜 甫 送毛伯温/ 朱厚熜 梅 花/ 林 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干 戈/ 王 中 归 隐/ 陈 抟 春 晓/ 孟浩然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洛阳道/ 储光羲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观永乐公主入蕃/ 孙 逖 春 怨/ 金昌绪 左掖梨花/ 丘 为 思君恩/ 令狐楚 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 夜送赵纵/ 杨 炯 竹里馆/ 王 维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长干行/ 崔 颢 咏 史/ 高 适 罢相作/ 李适之 逢侠者/ 钱 起 江行望匡庐/ 钱 起 答李浣/ 韦应物 秋风引/ 刘禹锡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秋 日/ 耿 湋 秋日湖上/ 薛 莹 宫中题/ 李 昂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汾上惊秋/ 苏 颋 蜀道后期/ 张 说 静夜思/ 李 白 秋浦歌/ 李 白 赠乔侍御/ 陈子昂 答武陵太守/ 王昌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婕妤怨/ 皇甫冉 题竹林寺/ 朱 放 三闾庙/ 戴叔伦 易水送别/ 骆宾王 别卢秦卿/ 司空曙 答 人/ 太上隐者 幸蜀回至剑门/ 李隆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杜审言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李 峤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 张 说 送友人/ 李 白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苏氏别业/ 祖 咏 春宿左省/ 杜 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 杜 甫 终南山/ 王 维 寄左省杜拾遗/ 岑 参 登总持阁/ 岑 参 登兖州城楼/ 杜 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送崔融/ 杜审言 扈从登封途中作/ 宋之问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醉后赠张九旭/ 高 适 玉台观/ 杜 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江南旅情/ 祖 咏 宿龙兴寺/ 綦毋潜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题松汀驿/ 张 祜 圣果寺/ 释处默 野 望/ 王 绩 送别崔著作东征/ 陈子昂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杜 甫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二)/ 杜 甫 宿云门寺阁/ 孙 逖 秋登宣城谢北楼/ 李 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过香积寺/ 王 维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 适 秦州杂诗/ 杜 甫 禹 庙/ 杜 甫 望秦川/ 李 颀 同王征君洞庭有怀/ 张 谓 渡扬子江/ 丁仙芝 幽州夜吟/ 张 说
。